高复之路 走还是不走
高复是每年这个时候的热门话题,伴随录取进展,关心的人越来越多。 虽然,甬城的高复市场一度经历起落。节点在2009年,参加2009高考的往届生,数量从2008年的2232人锐减为713人。高复生快速缩水与浙江省新课改高考方案的推行有关。经历一年的“退烧”,今年的高复形势如何?一些考场失手的学子及家长又该作何决断?近日,记者专门就此进行了采访。
高考成绩一出
有人咨询报名
新课改高考“尘埃落定”,之前疑惑“一一扫清”,加上今年不存在“新老教材衔接”的问题。甬上业内人士预计,今年的高复市场将比去年有较大好转。
“从目前报名情况看,确实有这种趋势。”甬上一家有着14年高复办学经验培训学校的陈老师说,自高考成绩揭晓后,至今已有60多名考生报名,分数大多在400分以上(总分750分计),其中不乏因模块失手未上一本线的。
众所周知,今年的分数线由过去的一次性划定和公布调整为分批划定、分批公布。眼下,第二批次分数线还没下,已有考生及家长决定“重新出发”。
“儿子说这回理综考砸了,小鬼平时这门课的成绩还是不错的,又估摸自己的高考分要上往年的好二本基本没戏,所以不甘心,想再战一回。”宁波人老吴边填报名表边说,“虽然明知高复这条路有风险,但儿子用‘担当’、‘责任’四字打动了我,用分析失利原因说服了我,不就‘煎熬’一年?要不,儿子内心这个‘结’怎么也过不去。”
据预计,伴随录取进展,选择高复的宁波考生还将会有所增加,主要来源三个方面:
一是低分的落榜考生。预计浙江省今年高考的升学率能够达到80%左右的水平。但是,毕竟还有20%左右的考生,无法进入大学深造,他们中有一部分会选择高复。
二是所填志愿不当造成的落榜生。浙江省实行平行志愿方式,高分落榜的可能性大大减少。但是,平行志愿不可能彻底消除落榜风险。
三是个人主动选择复读的落榜生。有的考生不愿到外地求学,都想在杭州、上海等经济比较发达地区的大学求学。这在无形中降低了录取的可能性。还有考生特别在意选择名牌大学的热门专业,分数不够后,不愿退而求其次,宁愿来年再考。
那么,2009-2010学年度的宁波高复市场,会不会如其他城市一样出现“新高”现象?业内人士大多持“保留”意见。因为如今的就业压力令宁波家长更加务实,在教育资金不充裕的情况下,对孩子的学历要求可能会降低,而转为追求一技之长,另外,如今形式多样的成材渠道对落榜生进行了分流。
更重要的是,多年以来,宁波高复市场一直展示着宁波人理性的一面。“这个市场从未‘大张旗鼓’地火爆过,始终低调地将自身定位在为落榜生提供一条成长之路的不带任何普及意义的‘挫折’教育上。”
名校情结依旧存在
高分复读有无必要
在甬上一高复学校,记者碰到了一位母亲携儿子前来咨询。
“孩子考了理科603分,离重点线就差了那么两分,两分啊。”说到动情处,这位母亲有点忿忿然,“我和他爸都指望着孩子有出息,高考前几次的模拟考都比这分数高。怎么会这样?我们天天起早贪黑,辛辛苦苦为了什么?”这位母亲一脸挫败,孩子在旁默然无声。
上所名校,人生将有个高起点,名校情结在一些宁波父母心中“盘旋”依旧。的确,如今上大学已不是难事,但是上一流高校的竞争依旧激烈。
学生高复,特别是高分考生放弃录取重新复读,到底有没必要?关于复读,网络上有一句流行语:“如果爱她就送她去复读,她可以走进梦想中的清华、北大。如果恨她就送她去复读,她可能比上一次摔得还要惨。”话语调侃,但也中肯。高复这条路风险与希望共存,需要谨慎选择。
宁波菁华双预培训学校校长、已有10多年从事复读教学工作经验的陆晓岗老师说,对高分考生,他很慎重,一般不建议学生没有经过深思熟虑而轻易选择高复。
“如果能上大学,尽量不要高复,而且在大学同样能争取到很多机会。更何况随着平行志愿的实施,现在高分落榜的现象大大减少。”陆老师还说,在他多年实践与接触中,发现高分复读的考生中,心理素质趋于高复临界点的有一定数量;另外,理性高复心态偏差也有待正视,最明显的是不甘心又很自满。
“这样的学生选择高复,就不仅仅是面临风险的问题了。”陆老师说,高分学生尽管基础好、能力强,但选择高复同样需要学会重新开始,因为这类学生自认为“失手”之处往往就是他们长期轻视的“盲点”所在。没有“沉下”的心,最终又将“绕回老路”,甚至出现倒退。
高复要有全新改变
选择学校非常关键
复读的代价不小,光文化课加英语听力、技术等学费就需要万元左右,这还不包括住宿饮食生活费以及高考报名费等。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高考补习学校收费参差不齐,比较一下,杭州学费最贵,宁波次之,接下来是东阳。
对于复读,钱还是小事,大家最为关注的当然是效果。那么,效果如何呢?不少专业人士并不非常乐观,并一再强调,要理性选择复读。一旦复读,要有再次承受失败的心理准备,不仅如此,还要有令自己必须有个全新改变的决心和行动。
高复一年,成败的关键是自己能全新改变,这一改变会影响一生。另外,高复教学方式跟高中很不一样,家长的心态、对孩子的服务意识也要作出相应改变。
“这个改变还包括一些在重点高中就读的资质聪明、但读书不用功的孩子。”接受记者采访的几家高复班老师都很有感触,这些孩子有一种惯性,总仗着小聪明,以为稍一用力,就能轻松夺冠。“其实,他们考不好并非偶然失利,跟学习习惯、方法大有关系。这样的孩子如果不痛定思痛,即使高复一年收效也会打折扣的。”
高复的利和弊,因人而异。当然,在下定决心高复时,如何选择一家高复学校非常关键。
如何选读,从深处讲,行家建议,可以从3方面入手进行衡量:
一是看这所学校是不是把“育人”当作自己的使命。因为高复学生失败成因往往不在学习本身。那些二、三批学生读高复,其已取得的高考分至少说明了他们的基础,考分不理想的背后往往是基础以外的问题,比如情商,比如身心素质。高复学校当给予孩子“主动帮助”,这种帮助不应局限于学习方法的引导和知识能力的传授,更重要的是治“标”必须治“本”。
二看这所学校有没有燃点学生理想的能力。现在条条道路通罗马,有些成长之路几乎没有门槛。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什么选择高复?选择高复能达到什么目的?如何站在高复的平台上展示自己今后的形象?高复生若能在学前准确回答,那么之后的一些困惑、情绪波动都能迎刃而解,否则高复进展将缺乏动力。
三是看这所学校具不具备因材施教、因势利导的高复设计前瞻性。比如应对新高复有什么新思路?对待基础不在同一层面的学生有什么创新教学手法,是不是只有分班一条路?为学生超常升学创设的渠道有没有拓宽?总而言之,高复不能只停留在一成不变的死循环中。
采访结束时,记者在一高复学校遇上了一位前来交流心得的理科高复生,他的高考分数从去年的503分提高到今年的681分,去掉模块分整整提高了133分。
回首刚过去的高复生活,这位学生的话意味深长。“都说多倍的付出是高复的代名词,怎么理解这种代价,在我看来,努力付出对于一个人的心智锻炼很重要,你必须自己去消化和承受所有压力,去理解自我前后的变化,去认识自己与别人的差距,在一个系统的复习和准备的过程之中,学会从容,学会沉着,学会责任,学会对自我的客观评价。”
高复与否,这当是“醍醐灌顶”。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