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岁老太做九年候车志愿服务 成最高龄志愿者
早上7:15,84路终点站旁,一个八旬老人利索地把布包往栏杆上一扎,和往常一样,换上志愿者的“行头”——红马甲、红帽子、胸牌。 7点半,她举起小旗带领一群聋人志愿者准时“上岗”,维持乘车秩序。发现有乘客插队、抽烟、丢垃圾,就立刻凑上小红旗,摆手摇头进行劝阻。这支志愿队是已经坚持了九年的浦东东明社区聋哑人文明劝导志愿队,本报也曾对这支特殊的志愿队进行过报道。但很多人不知道,84岁的陈英是28名“清一色”聋哑志愿者中惟一一位非聋哑人士,也是最高龄的志愿者。她因为懂手语而主动要求作为志愿队的翻译,也担负着为问路行人、乘客耐心“答疑”的重任,被乘客们亲切地称为“陈阿婆”。聋哑志愿队刚成立时向街道提出,想“包干”一个站点维持秩序,可立马遭到质疑:汽车喇叭都听不见,怎么让人放心?在“翻译”陈阿婆等人作为代表到新区文明办、志愿者协会的争取下,终于获得在凌兆新村公交站点的“上岗”机会。自此,这支志愿队也成了一道特殊的风景线。
聋人文明劝导者怎么维持候车秩序,向各种不文明现象说“不”呢?陈阿婆向记者展示了特殊的“道具”——“笑脸牌”。牌子正面是文明用语,反面写着“谢谢配合”和手绘的笑脸。每当看到有人插队,志愿者就凑上前亮出“笑脸牌”,再连连摆手。遇见乱扔烟蒂、垃圾的,就先捡起来,再指指胸牌。
“一般市民都懂的,会不好意思,尤其是碰到残疾人士。如果遇到争执,我会马上过去,碰到有人问路,他们也马上招呼我来回答。”陈老太向记者透露,大部分的乘客都很感谢这群志愿者。
记者了解到,陈阿婆每天6点不到就出门,从卢湾区到东明,隔着黄浦江,没有地铁线,9点之前不能享受免乘补贴,84岁高龄的老人每天要顶着烈日换乘两部公交车才能抵达。最近,街道负责人“勒令”陈阿婆35度以上的天气就“禁止”前来服务。
“跟着队友们一起做事,我觉得很开心。”陈阿婆是一名孤老,老伴去世后更把志愿服务作为生活的“头等大事”。东明路街道一直想为她做些什么,曾提出为她在东明租一套住房免去舟车劳顿之苦,或一星期只来一次,她都婉言谢绝,就连一张公交卡也不肯接受。“我有退休工资,也还有力气跑,不要给政府添麻烦。”近日,浦东新区区委宣传部向陈阿婆颁发了“迎世博600天特别文明风尚奖”。 以后工作退休了~~`也这样`~~~~~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