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广华:我的公益之路
编前:2013年3月,胡广华出任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秘书长。
此前,他曾经是团中央干部,李源潮的联络员;曾经是联想集团总裁办主任,柳传志的秘书;曾经是神州数码的总经理。
不知是不是人长大后的每一次抉择,都可在儿时寻到有征兆的线索。但“胡广华为什么会成为今天的胡广华”,相信读完此文,你会有所了解。
我的公益之路
我老家在湖北洪湖。记得小时候,经常淹水。十年九不收,年年吃返销粮。那时候,大家都很穷,主要是接受政府的救济,也有乡亲邻里的互助。父亲母亲都没上过学,识字不多。但他们心底善良,勤劳俭朴,且乐于帮助他人,人缘特別好。
我在温暖友爱和睦的环境里长大,一直受到他人的关怀和帮助。我至今清楚地记得,上小学的第一天是我二叔胡炎儒陪我去的学校,他送给我一个黄书包,还有一支黑颜色的钢笔。
记得上小学五年级时,有一次乒乓球比赛,在决赛时,我输了,伤心地哭。舒老师安慰我,友谊第一,不要锦标主义。那时候的我还不理解”锦标主义”是什么意思。
小学毕业时,班主任刘德华老师送我一个笔记本,题写着”得意別忘形,失意不失志”。这些话语对我影响至深。
高考前一年,我一直住在班主任胡庆龄老师的房间,睡在他的床上。他像父亲一样教育我,照顾我,鼓励我。
大学四年,我主要靠十七元一个月的甲等助学金生活,第一个冬天,是学校发给我的军大衣伴我度过珞珈山的严冬。
记得大学毕业时,暑期在学校图书馆打工的报酬不足以买去北京的火车票,于是我找中学同学高家顺的警校同学,省公安厅的曾凡侨借钱买票。所以我工作后的第一个月工资(42.5元/元,1983年)是还钱给曾凡侨。
还记得,在机关工作时,吃集体食堂,沒有油水,同事黄美容从家里做了一大碗红烧肉,让我们一群快乐的单身汗好好地开了一次荤。
我一直铭记生命中帮助过我的人,一直感恩那些在物质和精神上提携过我的人。
我的父母一也直教导我们兄弟姊妹,要乐于助人,要知恩图报。
上大学之后,我写的最长的一封信,不是家书,也不是情书,而是应班主任胡老师之邀,我这个”乡状元,县状元”写给小师弟小师妹的”高考秘诀”,足足四十多页纸,从每门学科学习应试到生活起居作息安排,非常详细。后来听说,很多人因此而受益。
1985-1986年,受胡耀邦总书记委托,我作为第一批中央讲师团赴山西大同支教。那一年,红红火火,我们一群北京机关来的年轻人把青春和热血点燃。在雁北大地上温暖着那块贫瘠的土地。记得我和中国青年报记者赵奇,骑着野马牌自行车,翻山越岭,十五天,穿行十二个县,对乡村教育进行考察。
1986年6月1日的人民日报刊登了我们的报告《在火热的社会实践中锻炼自己》。那一年,我们在大西北传播知识。
正是那一年,我知道了还有许多许多人依然贫困。我也知道了知足,知道了要奋斗,知道了要培养能力去帮助更多更多的人。
1991年初我加盟联想集团。公司和个人的善行源源不断。从1994年,陪黄少康先生去内蒙捐希望小学,到现在,联想,神州数码已累计捐建了十多所希望小学。我有幸都参与了。
当然,我也很乐意帮助我的家族。当年我从农村考上大学,除了刻苦学习,还有就是赶上了好时机。其实我哥哥胡广玉学习比我好,但他没赶上高考。
后来,我支持妹妹,四弟出来读大学,帮哥哥,三弟南下打工。资助叔叔的孩子上武汉理工,姑姑的孩子上天津大学。我向家族人承诺,孩子上大学,学费我出,如果实在困难,生活费我也愿意负担,因为那是改变一个人甚至几代人命运的事。
随着我们兄弟姐妹出来,又把亲戚朋友们带出来,一批又一批,乡里乡亲,同学同乡,几十个几百个甚至几千个。每年春节回家团聚,亲朋好友,热闹非凡,我内心特別高兴。
这种成就赛过我本人当个什么官,挣个多少钱。这也算对生我养我的家乡的回报。
少年时,年轻气盛,好高骛远,不知天高地厚,立志改天换地,解放全人类。事实上,我们除了改变自己,什么也改变不了。我们头破血流,伤痕累累。
于是我们终于明白,我们努力改变自己,尽可能改变自己的家人和朋友,并逐步影响到周围的人。如果我们每一个个体改变了,那么我们的大环境自然也就会变好。虽然漫长,虽然曲折,但不失为一种方法。
因此我认为,慈善应该有三个层次。第一层:个体行善,无论是处于本能还是顿悟,施乐行善,造福他人;第二层:组织行善,即通过各类慈善组织,NGO机构,维护公共福利,扶助弱势群体;第三层:政府行善,政府就应该是一个最大的慈善组织。它要为社会公平,为大众福祉而立法,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人民大众的各项权益。
就我个人善行而言,我希望能为我的家族养老做点实事。我奶奶今年99岁,我三奶奶今年91岁,她们都很健康。我母亲今年75岁,叔叔72岁,舅舅73岁。我二奶奶,么奶奶都因为年岁高,身体有病痛,子女进城打工,没有人照顾而自缢。不能让这样的悲剧再发生。
因此,我想带头号召兄弟姐妹们建立家庭养老敬老基金,让家族內老人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在条件成熟后,设立一个家族养老院,把家族內老人聚集起来,统一赡养。这样一来,老人们安心,小辈们放心,也给社会少添麻烦。
家庭慈善是自觉不自觉一直在做。然而我的公益之路似乎有些偶然,但我相信偶然中一定有必然。
2011年我离开联想系,离开神州数码,离开深圳,举家迁回北京,开始我人生的“第二次北漂”。主要是为完成年少时的理想,想为社会为百姓做点实事。
从大学生创业项目,节能环保项目,污水处理项目,老人产业项目,家政育婴师项目......我都做过尝试。最终于今年三月,出任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秘书长。是米勇生司长的真诚及善心打动了我,是许嘉璐理事长”帮老弱者安生,助贫困者自强的理念感动了我。
对于慈善行业来说,我是一名新生。我需要尽快熟悉这个行业,需要抓紧时间学习。我没有经验,但我有热忱,我没有体会,但我有态度。一种不为名不为利,一心一意为公益的使命驱动着我。
我有信心有决心做一个纯公益人。
我有很多有利条件,在中国公益圈内,有许多公益前辈是我曾经的领导或同事:徐永光、魏久明、缪力是我团中央时期的老领导;涂猛、杨晓禹、顾小今、查德荣都是过去的同事;去拜访中民慈善中心的彭建梅主任,一聊才知道,她也曾是我们中国青年杂志社的同事。他(她)们都是我的老师。
更高兴的是,我的公益之路得到了家人的强力支持。太太毛春力挺,母亲为我做善事而骄傲,女儿、儿子也以我从事慈善为豪。兄弟姐妹、同学、同事、朋友都说,这份事业最适合我。(完)
来源:益友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