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子 发表于 2009-7-30 16:32:17

“诺而不捐”的究竟有多少?

沸沸扬扬的余秋雨“捐款门”事件余波未平,一则“6月份全国承诺捐赠30亿元仅三成到账”的消息又吸引了公众的视线。此外,红基会“小天使基金”善款被志愿者私自截留等负面消息接连曝光——使得在2008年中国空前的慈善高潮之后,公众对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疑问丛生:为什么捐赠款物的实际到账金额远低于承诺数额,“诺而不捐”的款项究竟有多少,慈善机构为什么不公开详细的收支情况…… 来源:千龙网

  “诺捐30亿到账仅三成”
  是数据被误读
  近日,有媒体引用一份来自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以下简称中民信息中心)的消息称,据不完全统计,6月全国承诺捐赠款物共计29.59亿元,捐赠款物实际到账金额近9.15亿元,占承诺捐赠额的30.9%。这条题为《民政部:6月份全国承诺捐赠30亿元仅三成到账》的新闻被各大门户网站相继转载,引发争议。
  “我们的数据被误读了。”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副主任刘佑平说:“6月份有一个特殊情况,在这近30亿承诺捐赠中,有一笔是李嘉诚承诺捐赠给汕头大学的,一共20亿,这是个‘大头’”。而这笔至少20亿港元的捐赠并非一次性捐款。
  6月22日李嘉诚在与广东省副省长万庆良会面时表示,李嘉诚基金会将继续加大对内地教育事业的支持力度,在未来8年将至少再捐20亿港元建设汕头大学。也就是说,这笔捐赠将在今后8年里按计划逐步到账。
  “这样一来,在6月份的统计数据上就出现了到账金额是9.15亿,而承诺捐赠是29.59亿的巨大差距。”刘佑平说。
  一个相关的佐证来自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红基会工作人员表示,基金会的捐赠到账情况“非常好,几乎是百分之百,除非捐赠方财务上出现了问题。大家在我们一些慈善活动上看到的现场举牌认捐,其实绝大部分都是双方提前进行过沟通、签署了意向函或者捐赠协议的。”
  捐款多数有条件
  并非一次到账
  事实上,红基会等慈善机构所得到的捐助也并非都是一次性到账,每一笔钱用什么样的方式捐出、在多长时间内到账、具体怎样使用都需要根据双方的协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有些捐赠协议还会附加一些条件,受赠者必须满足这些条件才能获得捐款。”刘佑平举出了当年丁磊和段永良给浙江大学的捐赠案例,“这笔数千万美元的捐款当时提出了明确的配比捐赠要求,要求浙江大学同时再向别的捐赠者募集到同样的捐赠数额,他们的捐赠才能到位。我个人认为这是一种非常好的做法,能够促使大学积极地去募集善款。但在统计数据上,这些情况就反映不出来了。”
  另外,被误读的慈善数据远不止中民信息中心的一份月报。“现在媒体报道中经常引用很多陈旧的甚至是错误的数据,比如说‘99%的国内企业没有捐赠记录’、‘中国公益组织80%的善款来自海外’等,很多都是2004年、2005年国内慈善事业刚刚起步时的数据。”刘佑平说。
  国内捐赠
  也有“潜规则”
  不过,尽管实际数据并不像外界炒作的那样悲观,但刘佑平也表示的确有个别“诺而不捐”或“诺而少捐”的现象存在。最极端的例子是“本色神话”的主角东阳女富豪吴英,在两个月内将自己捐出的630万元善款全部追回。
  企业和慈善机构之间讨价还价、慈善机构默许企业出于宣传需要夸大捐赠数额的“潜规则”曾多次被媒体曝光。有“中国首善”之称的陈光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一些企业注册的基金会,“百分之七八十都是一种运作……不少基金会刚成立时,会邀请很多媒体来宣传,成立以后就成了空架子。”
  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刘佑平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中国的慈善组织不成熟,迫于资金压力不得不向捐赠方妥协。“我们国内的慈善机构很少会去关心捐赠资金的来源,但是在慈善事业发达的国家,慈善机构接受捐赠也是要‘挑钱’的,并不是说只要你捐给我钱我就收。”刘佑平说,当年巨星迈克尔·杰克逊深陷丑闻时,曾经向一家慈善机构提出巨额捐款意向,但遭到了拒绝。“后来证明他是无罪的,但这个例子说明国外慈善机构对善款的来源要求非常严格。我们国内的慈善机构现在做不到这一点。”
  运作方式
  “零成本”是神话
  被人们误读的除了数据之外,还有慈善机构的运作方式。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发生之后,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等慈善机构从善款中“提成”管理费的规定遭到了公众的“炮轰”。于是,几家大基金会相继宣布将采取“零成本”运作。
  “怎么可能是‘零成本’呢?就算一家基金会全都是志愿者在工作,也得给志愿者们买瓶水喝吧。”刘佑平说,慈善机构的日常运转、捐赠物资的处理和运输、办公耗材……都是需要花钱的,“零成本”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但是普通民众不会想到这么多,他们觉得我捐出来的钱就是直接给受助人的,不会去考虑募捐活动本身的成本。”
  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司长王振耀认为,这种想法是未来中国慈善事业发展很重要的一个文化障碍。“公众不认为做慈善需要专业人士。大家认为慈善组织的工作人员都应该牺牲。慈善组织就应该不吃不喝。做慈善的怎么还要工资?工资待遇还要比较高?这怎么行?就是觉得不需要专业人员、不需要成本。”王振耀说。
  误读与信息封闭间的
  恶性循环
  这种想法给公开慈善信息带来了困难。在和一些慈善机构沟通,刘佑平问他们为什么不积极公开信息时,对方的答复是:你们的信息系统好是好,但把每分钱都解释清楚了,可能会出现负面的效果。因为,按照你们的信息公开要求,我们必须公开所有行政运营成本,而今天大多捐赠者还不熟悉、不懂得慈善事业是要有成本的,在条件未成熟时搞信息透明,太超前了,只会引起捐赠者的不信任,反而有损我们组织的公信力。于是,许多慈善机构并不向公众公开详细的收支账目,仅提供年度的审计报告供查询。
  刘佑平告诉记者,一些大基金会的“零成本”实际上是依靠政府财政拨款作为成本开销,而不直接从善款里面提钱用做成本。他认为这种做法恐怕很难推而广之。北大法学院非营利组织法研究中心副主任金锦萍,在今年4月份做客人民网与网友就慈善话题进行互动时说:“零成本的提法,实际上是把公众的期待又提高了,对整个慈善生态环境的维护是不利的。所以我们必须得告诉公众,当你捐钱的时候,有一部分钱得用于募捐成本,一部分钱用于公益事业的运作成本,这才是最最负责任的说法,也有利于慈善的持续发展。”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诺而不捐”的究竟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