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微心愿” 凝聚正能量
宁波公益网讯:“给孩子买件新衣服”、“想出去旅游一趟”、“为家里添个洗衣机”、“想要一个新书包”……“微心愿”是近两年来出现的一个新名词,最初是指借助微博平台发表自己或他人的心愿,后来延伸为微小的心愿。近年来,我市各级文明办、共青团、民政部门纷纷开展认领微心愿活动,在这过程中,涌现出了很多感人故事。
帮助残疾人孩子辅导功课
昨天下午放学后,家住海曙区广安里的小明(化名)便按时到“吴老师”的办公室,在这里做作业,遇到难题了还能请教“吴老师”。“吴老师”已经辅导他九个月了。
这位义务给小明辅导功课的“吴老师”名叫吴华,是海曙区纪委望春工作站员工。今年3月初,海曙区锋领集市的“微呼百应”微心愿板块刊登了一则“海曙区泰安社区有一盲人家庭需要一位能定时给上小学的孩子辅导功课的老师”的消息。吴华看到后立即联系上了海曙区残联的干部,了解许愿人的基本情况和联系地址。随后,他来到朱女士家中,得知朱女士在一次意外中导致眼睛失明,丈夫在前年意外过世。由于家庭缘故,朱女士儿子的功课没人辅导,成绩直线下降。如果请家教的话,像她家这种情况根本负担不起费用。
于是,吴华就抱着试试看的心理,通过“微呼百应”认领了朱女士的微心愿。
接下微心愿的第二天,吴华来到小明就读的学校,向小明的老师了解其在学校的综合表现。吴华根据小明的实际情况,制订了详细的辅导方案。“我们约定好,他每天放学就先来我工作的地方,先由他独立完成当天老师布置的所有作业,等我下班后再检查作业,指导他复习当天的功课,每次考试前帮他汇总资料,并出些模拟题。”吴华说。吴华还时不时地买一些文具、衣服等小礼物奖励小明。通过半年多的努力,小明的学业有了明显的进步,在上学期末还被学校评为“优秀少先队员”。
“我也没想到,这孩子不仅学习成绩得到了提高,人也变得更加自信,从刚开始不愿和我说话到如今都敢和我开玩笑。”让吴华感到更欣慰的是,原本很内向的小明现在变得开朗了。
给贫困母亲送去电视机
3月1日宁波民生e点通联合宁波市“保险方舟”志愿者总队开启“林萍微心愿工作室”,这个工作室以新媒体为载体,以网络为纽带,集结社会各界的爱心人士奉献“微力量”。
4月2日,“林萍微心愿工作室”发布象山植物人丹丹的妈妈袁阿姨“想要一台电视机,多一个说话的伴”的微心愿后,当天早上,热线电话就响个不停,有9名网友表示想捐助袁阿姨电视机。由于袁阿姨只需要一台,最终确定镇海网友邱女士作为袁阿姨的圆梦人。
邱女士除了给袁阿姨赠送一台32寸彩电外,还送了1000元现金。
4月3日,林萍微心愿工作室的工作人员,给袁阿姨送去了电视机和现金。袁阿姨的先生15年前去世了,女儿丹丹19岁时出车祸成了植物人,现在家中唯一的经济来源是丹丹每月420元的一级伤残补助。除此之外,她还在家门口种了一些菜,补充生活所需。丹丹现在每月仍需要1000元左右的医药费,虽然有农村医疗保险,但对她们来说仍然是沉重的经济负担。
“爱心使者”林萍将邱女士委托转送的彩电和1000元钱送到了袁阿姨手中,自己拿出了200元塞到袁阿姨手中。袁阿姨流泪了,她紧紧地握住林萍的手,连声道谢:“谢谢所有帮助我们的好心人!”
陪着老人去听海
8月12日下午,居住在海曙区澄浪社区三水丽景小区的史济来师傅来到了杭州湾跨海大桥上的海天一洲,在三个人的陪同下站在景观台上,听着湍急的水流声,感受着海风的轻抚,激动地说:“张同志,真是太谢谢你了,我听到海的声音了!”
老人口中的“张同志”是澄浪社区的党员张明。八月初,社区在党员QQ群里发布了一则“谁能陪我(盲人)去听海”的微心愿。张明看到后立即联系了社区书记丁玲玲,了解基本情况后,认领了这个特殊的微心愿。
“史师傅视力不好,为了让史师傅心愿圆满实现,我去了史师傅家,详细了解史师傅的心愿。”张明说,史师傅听说杭州湾跨海大桥很漂亮,是宁波人自己投资建造的,很想在有生之年去那里看看,听听海的声音。考虑到史师傅年纪有点大,为了安全起见,张明还邀请了社区保健医生和平常照顾史师傅的戴阿姨一同前往。
帮10岁孩子圆梦科技馆
“今天,我梦寐以求的科技馆之旅终于实现了!柯力公司的阿姨们带我参观了宁波科学探索中心,我在那里体验了太空修理站、火星沙尘暴等,学到了许多课本外的科学知识……”日前,江北区洪塘社区的10岁男孩洪颂赞在日记中写到。
今年就读三年级的洪颂赞,小小的内心怀揣着一个大大的梦想:长大后成为一名伟大的科学家,探索宇宙的奥秘,研究航天飞机。可现实又让孩子悄悄掩藏起这个梦想,爸爸患严重精神病,家里的所有开支仅靠妈妈微薄的薪水。
今年4月,洪塘社区“居民微梦·圆梦行动”爱心公益活动的圆梦小分队———柯力集团的青年志愿者们,在得知了小颂赞的情况后,主动提出要带他去宁波科技探索中心参观,让他近距离接触科学,激发他对科学的热爱,从而呵护他这个大大的梦想。
参观当日,洪颂赞异常兴奋,整个下午沉浸在科学小天地里,恨不得把看到的一切全部装进自己的脑袋里,离开时依依不舍。
安装楼道灯照亮邻里路
海曙区郎官社区的房子主要建造于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普遍没有安装楼道灯,这给上下楼的居民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我们召开老年议事会,有人反映,因为没有楼道灯,一位老人下楼时,脚踩空摔倒导致骨折,3个月不能下床。于是,他提出一个微心愿,希望社区能安装楼道灯。”郎官社区党委书记阮维芳说。
阮维芳写出了一份倡议书,希望社区居民都能参与进来。没想到倡议一发出,就得到了11个楼道的27户居民的积极响应。阮维芳说,每个楼道每个楼层安装一盏声控光感灯,灯的费用由党员志愿者和辖区单位共同承担,首批共购置100盏灯,而安装则主要由物业志愿者承担。
郎官社区“楼道亮灯工程”实施以来,获得大众搬家服务公司、甘草堂中医药馆等4家单位和多位爱心人士出资认领,共筹得资金21930元;同时,经纬物业公司作为志愿者认领方,组织员工义务安装首批灯泡,使60余个楼道重现光明。
来源:宁波日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