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子 发表于 2015-3-26 11:06:27

敦和秘书长刘洲鸿独家回应“亿基金”事件


  敦和要拿出1亿元做资助?近日,业内人士对此颇为关注。素来温和的敦和基金会秘书长刘洲鸿在朋友圈中少见地吐槽:“取的标题讲话的格局(把敦和的工作)森森降低了好几个档次”。什么情况?《中国财富》杂志把刘洲鸿请了出来,让他亲自解说“亿基金”事件。

  中国财富:关于“敦和慈善基金会计划2015年资助1亿元”这个“亿基金事件”,你在朋友圈也有回应,能再具体谈谈么?

  刘洲鸿:其实那是别人的误读,张志洲理事那个演讲稿里不是这么说的。我们想表达的其实是,推动基金会行业的投资理财很重要,而且稍微努力,它的空间会很大。比如说,如果是1500亿的资产,投资收益每提高1个点,就相当于增加了15亿的慈善资源。并不是说我们敦和基金会,用一个亿,怎么去撬动15亿,我们这一个亿并不是全部用于做行业的投资培训。

  中国财富:那么2015年,敦和打算怎么花这一个亿,用在哪些地方?

  刘洲鸿:我们今年有一个亿的预算,其中2000万作为机动资金,看需要,比如有一些新的想做的项目,或者某些地方发生大灾难,需要支出等;5500万用于公益支持,包括种子基金计划、公益优才计划等;还有2000万是用于国学创新计划、传统文化传承工作,目前仍在探索;另外还有500万作为工作经费,管理方面的费用等等。

  中国财富:张志洲理事在演讲里提到,中国的整个基金会行业在保值增值方面,无论是意识还是能力都严重滞后,你是怎么理解的?

  刘洲鸿:现在全国那么多家基金会,总资产超过1500亿。但是90%以上的基金会都不去投资理财,都把钱放在银行,这是很可惜的,实际上这是对资金不负责任;另一方面,在做投资的,收益也很低,平均不到4%。

  我们今年也会跟基金会中心网,中国慈善联合会一起推动基金会行业投资理财方面的培训,希望行业里不仅是靠捐款,还要自己生财。如果1500亿的资产,投资收益提高1个点,就相当于增加了15亿的慈善资源,还是很厉害的。

  根据税收政策,基金会的投资收入须缴纳25%所得税;这让许多基金会感到“肉痛”,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的投资热情,你怎么看?

  这是一方面了,投资性收税当然是不合理,但是不能因为投资收税就不去做投资嘛。

  现在就是大家投资意识太弱,风险意识太强,实际上是对资金不负责任。大部分人可能觉得钱挣了再多也不能多发,赔了可能还要负责任,承受舆论压力等等,所以对于投资都比较消极,这其实是不对的。

  来源:中国财富 微信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敦和秘书长刘洲鸿独家回应“亿基金”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