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传播:实践中的救赎与创新(下)
互联网出现后,传播不仅仅是一种连接,一种载体、介质,它更是一种权力,它能决定谁是传播者、传播什么内容、以何种方式传播,传播效果及反馈成为下一次传播内容生产与再生产的来源,它们不断加入并定义着新的传播内容、形式等等。多元主体合力下的公益传播与公共传播。新社会关系网络中多元异质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新权力产生与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当然,它还需要在实践行动中展开。公益实践与公益传播的利益就关涉社会各阶层人士,例如持续多年的“深圳关爱行动”是深圳市委市政府大力倡导,由市文明委牵头主办推出的,得到各类企业、公益组织、群众团体、协会及市民组成的志愿者的大力支持,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推动了各方共同治理并形成了一套运作模式,即:政府部门主动“放权”、“隐身”,在政府主导下,社会协同,完成信息对称、资源共享、公共服务等工作,同时也为公益组织等的发展提供更多的空间,打破了政府对公共服务的垄断,形成公共服务的多元供给机制。
救赎与创新中的生命传播。互联网对公益传播与公共传播影响重大,需要指出的是,互联网带来的社会变革不仅仅是传统社会的组织机制与互联网的简单叠加,互联网公益与公益互联网有着本质的不同。深圳关爱行动在今后的发展中,需要更多地应用互联网思维,适应互联网发展的需要,更多地强调人的体验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情趣等的需要,这也决定了公益传播与公共传播在未来更多的是在生命层面上的传播。
公益传播与公共传播的另外一种存在方式是生命传播,只有在生命传播的基础上,公益传播与公共传播方能持久发展。生命是政治存在的形式,还是生命的自然、自在存在,抑或是超越两者在自为、自主的层面上的存在?互联网发展的今天,生命以连接一切成为可能的传播方式存在又会生发和生成些什么?从传播到生命长河的生生不息中如何寻找到其张弛有度的节奏?围绕公益行动与实践强调的是传播、行动、改变、关系、创新、差异与生命力,在时间的长河中更需要的是生命与救赎所构成的生命传播的圆融互摄。
总之,公益传播中强调公共利益以及在公共慈善上的协商与协力,但在更大的时空中博弈,以公共传播、生命传播的视野,公益才能有更好的发展前景。生命心智上的感知与体验成为弥合撕裂让生命得以延存的源泉活水,新媒介赋权的三重结构好似通往“无”的中介,救赎与创新在时间中得以延续。在这个意义上,新媒介赋权应放在生命传播的虚无与存在中,通过传播所生成的生命力推动人类的自我救赎以及在自我救赎中获得新的生命力。新媒介赋权让我们认识到,生命的生成、存续及升腾强调的是将爱、生命的体验融于日常生活中,融于真正的实践与行动中。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师曾志/文
来源 :公益时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