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子 发表于 2016-1-8 13:00:00

旧衣物回收,是公益还是生意?



  宁波公益网讯:5日,东南商报报道了海曙西门街道衣再生公益服务中心的旧衣物回收箱被盗一事。在调查过程中,记者发现目前海曙区内进行旧衣回收的有好几家,规模较大两家分别为宁波衣再生公益服务中心(下文简称“衣再生”)和宁波衣可生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下文简称“衣可生”),双方分别以公益项目与垃圾分类为经营内容进入社区,且因为竞争造成了一些乱象。

  记者采访中,居民普遍对这两家单位的性质不甚清楚,有居民质疑:这么多单位一拥而上,这到底是公益还是生意?记者乐骁立

  社区旧衣回收现乱象?

  前天下午,有居民反映,安放在钱东社区的4个旧衣物回收箱中,3个是衣再生的,而另一个是衣可生的。

  衣可生的箱子摆放在小区主通道旁的草坪上,与衣再生的回收箱相距仅10米左右。大多数大叔大妈表示,根本不知道这几个箱子分属两家单位,并认为两家都是公益项目。

  小区居民沈女士告诉记者,他们经常会找一些比较好的衣服投放到箱子中,觉得这是为公益事业尽了自己的绵薄之力。

  只有细心的朱老伯发现了其中的区别:“两个箱子有大小,上面的联系电话也不一样。”

  记者仔细观察发现,两种箱子的锁芯、容积、细节装饰确实都不尽相同。衣再生的箱子上写着宁波市公益项目,而衣可生的箱子上写的是垃圾分类旧物回收。但从整体外观上看基本一致,上面所写的回收流程也一模一样,就连天天在社区走访的社工都没注意到原来箱子有两种。

  “衣再生的箱子投放前曾与社区进行沟通,得到了社区的支持。但衣可生的箱子什么时候放的,我们一无所知。”社工姚大姐说。

  又是朱老伯解答了大家的疑问:“衣再生的3个箱子是11月底放进社区的,而12月初来了辆卡车,放下了这个衣可生的箱子。”

  当时保安和居民都以为,这是因为居民捐衣物比较踊跃,衣再生又投放了一个箱子。

  这种情况不仅出现在钱东社区,在南门街道迎春社区世纪长春小区大门口,衣可生和衣再生的箱子面对面立着,像两尊“门神”。

  社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在去年12月8日曾收到南门街道的通知,内容为市民政局下属的自治公益组织衣再生服务中心联系社区安装旧衣回收箱,各社区可根据实际情况与居民意愿选择是否安装。迎春社区当时选择了安装。至于衣可生的箱子何时摆放的,他们也说不清楚。

  而白云街道牡丹社区工作人员董大姐告诉记者,衣可生放置箱子时并未与物业和社区及时沟通,箱子妨碍了车辆进出,而且市垃圾分类办公室原本就有一个试点箱在小区门口,小区不需要额外的箱子了,他们曾要求衣可生的工作人员搬走或调整位置,但过了一个月,仍没有人来移走箱子。

  旧衣回收是公益还是生意?

  “绿白相间的旧衣回收箱,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是两家不同的单位安放的,这到底是做慈善,还是回收卖钱啊?”牡丹社区居民戚女士不由得质疑。

  随后,记者联系了衣可生的公司法人屈金涛。据他介绍,衣可生于2014年12月在镇海区市场监督部门注册成立,是一家有限责任公司。去年4月开始在镇海区试点,并逐渐向镇海全区和北仑区推广。去年下半年开始与市垃圾分类办合作,开始覆盖老三区和鄞州区。

  回收来的旧衣物分四类处理:符合捐赠条件的进行捐赠;白色棉织物回收制成再生棉;有色织物制成无纺布;涤纶织物制成涤纶原料。

  截至2015年12月31日,他们共投放回收箱868个,回收旧纺织品30.5吨,累计捐赠衣物6000件,占总回收量的5%左右。而这些衣服分别送到了四川省甘孜州白龙县阿察学校、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马察乡敬老院及我市的各级慈善总会。

  屈金涛坦言,衣可生是一家从事垃圾分类行业的企业,回收的衣物很大一部分会被处理成再生原料,出售给河南、江苏的工厂,以生产地毯、衣物等产品。

  他说:“我们觉得这项工作有利于推进垃圾分类事业。虽然公司运行并不顺利,至今仍处于亏损状态,但其前景,我们是看好的。”

  而衣再生公益服务中心于去年11月左右,得到江东区民政局批复正式成立,是一家区级民办非企业单位,也就是常说的社会组织。

  衣再生的法人陈兴宽介绍,目前他们的分检仓库还未交付使用,暂时没有落实分检回收捐助事宜。

  公益项目怎样才不变味?

  企业在旧衣回收方面能不能做公益,如何做公益?社会组织如何有效落实公益项目?江东区民政局综合科顾科长谈了他的看法。

  目前,我国关于这部分的法律并不完善,我们只能参照《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浙江省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办法》等相关条例,并遵循《慈善法(草案)》的精神落实具体工作。

  如果定性为公益组织、公益项目,必须由民政部门登记审核,并接受民政部门的监管,其运营情况、财务报表应对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而且产生的利润不能进行分红,需要继续投入到公益事业的运营中来。

  “江东区落实下属社会公益组织财务审计已经有10年了。像衣再生这样的组织如果要开展业务,也需要遵守这个规定,有条件的话,应在媒体上公开相关审计资料。”顾科长说。

  作为像衣可生这样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的企业,如果在其宣传资料、箱体本身出现“公益项目”“公益组织”等字眼,则不合乎法律法规。但按照他们目前以垃圾分类为经营内容的情况来看,并没有问题。

  “作为企业行为,衣可生并没有义务进行慈善捐助,如果他们这样做了,那可以说是一件好事。”他说。

  此外,据他在基层工作多年的经验,群众捐出来的衣物最后能真正落实捐助的比例只有20%左右,这还是在接收时经过筛选的情况下。其余的最后只能扔掉,因此旧衣物回收无论从公益角度,还是垃圾分类角度,都是值得推广的。

  他还表示,对于目前这两家规模较大的旧衣回收单位在实际操作中所出现的混乱,他也有所了解,也在向上级领导反映,商讨解决方案。

  衣可生公司法人屈金涛坦言,去年5月刚刚开始运作的时候考虑不周,冒失地将“公益环保项目”字样印在了箱体上,后经垃圾分类办公室、市供销社合作社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处和民政部门纠正,将这些提法全部更换了。如果对居民产生了误导,他在此表示歉意。而对于目前在海曙区出现的一些乱象,他表示将尽力解决。

  因旧衣回收是我市垃圾分类的一个重要环节,记者也采访了市城管局垃圾分类办公室胡主任。

  他首先强调了垃圾分类和旧衣回收的重要意义,认为无论是企业还是公益组织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都是值得鼓励的,毕竟目前这是一项新兴事物,前期投入大、操作难度高,有没有利润更是一个未知数。

  他表示,得知该情况后,他已经联系了海曙区垃圾分类办,将会同街道、民政部门与供销合作社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处,商讨解决方案。

  专家观点>>>

  旧衣回收利用亟需规范发展

  浙江万里学院法学院公共事业管理系卢剑锋教授:

  首先,废旧纺织品回收再利用是一个大趋势,它及时解决了居民旧衣物无从处理只能扔掉的窘境,有效地节约了资源,又帮助政府承担了垃圾分类的负担,还减少了焚烧衣物给大气所带的污染。

  至于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执行主体是企业合适还是社会组织合适,就见仁见智了。

  我的观点是,在遵守法律的前提下,企业为主体更具有操作性,因为回收、分检、消毒、原料再生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其能否盈利是个未知数。公益组织往往因这些方面的困难,无法长时间运营下去。企业则能够依据市场调整策略,可持续性更强。

  此外,政府应更多地开放资源,充分发挥市场的主导、调节作用,并给予一定的指导与监督,让这个新兴的细分市场有序健康地发展。

  来源:东南商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旧衣物回收,是公益还是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