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爱的阶梯”公益项目让“流动花朵”不再孤独
今年暑假,不少外来工子女每天到社区图书室看书。(陈红摄)
宁波公益网讯:外来工是城市建设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外来工子女的教育和成才却是一个社会难题。
近日,北仑新碶街道银杏社区“爱的阶梯”关爱外来工子女公益项目入围全国“最具影响力社工项目”100强。作为省内为数不多的入围项目之一,引发了不少公益人士关注。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如何让“流动的花朵”不再孤独,真正融入城市生活,完成从乡村到城市的身份转变,是一个值得探索的时代课题。
渴望被关注
外来工子女心理健康存隐忧
随着社会发展,人口流动加剧,尤其是各地外来工不断增加,子女随父母外出读书生活的现象也越发普遍。这意味着这些孩子在社会化初级阶段的人生道路,与其父辈已经截然不同。
银杏社区是北仑区第一个以外来务工人员为主体的新型社区,本地人口只有4200余人,外来人口却有3万余人。2006年7月,银杏社区34名外来居民代表选举产生了自己心目中理想的“当家人”,由此产生浙江省首个全部由外来人口直接投票选举的社区居委会,并实现外来人口的自治管理。
银杏社区主任胡君介绍,在社区外来人口中,“常驻”的未成年人有3000余人,假期临时居住的“小候鸟”约800人。五湖四海的外来务工者来到北仑,由于人员结构复杂,普遍文化程度不高、就业技能偏劳动密集型等多种因素,在和谐融入本地生活上,本身就存在很多困难。而在这种社会环境下,这些“流动花朵”由于心理、思想尚未发展到成熟阶段,更容易受到环境的不良因素影响。
“来北仑生活前,很多孩子是留守儿童,父母常年不在身边,长期缺少父母关爱,孩子内心比较孤独,也缺乏安全感。”胡君说,很多孩子随父母在北仑生活后,内心强烈渴望融入本地文化和本地人群,与本地学生消除隔阂,在这里找到归属感和幸福感,可这些孩子因为家庭经济状况与本地孩子相比有较大差距,心理上有压力和自卑感,不易与本地孩子交流融洽。由于个人卫生习惯、人格修养、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外来工子女在与人交往中,非常容易受到歧视,遭到冷遇。
“爱的阶梯”这一公益项目由此应运而生。针对小学学龄段的外来工子女,“爱的阶梯”项目将覆盖300名左右的外来工子女,用今年一整年的时间,在银杏社区辖区内系统有效地教育、引导和帮助外来子弟有机融入第二故乡,实现市民化素质的提升,提升本地儿童和外来儿童的融合度和凝聚力,助力外来工子女在这块土地上构筑自己的理想和梦想。
阶梯式引导
逐步融入温馨大家庭
比起“一步到位”,阶梯式、循序渐进式地引导,显然来得更为紧要。
银杏社区为300名项目服务对象建立个人成长档案,记录他们在项目实施期间参加活动后的改变情况。有关数据显示,有85%以上的服务对象能够在与父母沟通、人际交往、学习态度、团结同学等方面有较大的改善。
项目设计的一系列活动,为外来工子女创造一个与本地儿童接触和融合的良好环境,尝试消除双方隔阂。胡君介绍,比如家长教育沙龙,我们以父母为突破点,通过对父母的培训引导来间接作用于对子女的影响,促进双方的融洽相处。
今年暑假,来自苏州的小马走进了假日学校。小马今年12岁,因为太调皮,他的父亲起初还忧心忡忡,没想到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孩子在学习结束时拿到了“优秀学员”奖。孩子乖巧了、自信了,父亲惊异于孩子的转变,感慨万千。
与别的假日学校不同,银杏社区的假日学校有自己的教材———《牵手雏鹰》。“我们希望孩子们身心健康、诚实守信,让孩子们‘阶梯式’市民化,而不是一蹴而就。”新碶街道有关负责人表示。
调查显示,公益项目实施后,90%以上的服务对象较之过往,能够自发性地更多地参与文体和社交活动,培养了至少一项课外兴趣,并将之作为长期发展项目;80%以上的服务对象,拥有一名以上本地朋友,更加了解北仑本土文化并愿意参与社区组织的各类文体及志愿活动,不少学生甚至主动在社区登记,成为银杏社区公益志愿军,自发性地坚持参加志愿服务。
期盼社会合力
给孩子更美好的未来
时下,外来工子女的城市融入问题,不仅仅是个别现象,已经引起国内不少学者的关注。这个群体能否健康成长,关乎着新一代人的整体素质,也关乎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近年来,银杏社区积极联动辖区企事业单位,为辖区外来工以及他们的子女提供贴心服务和爱心帮扶。银杏和谐共建理事会成立于2011年3月,是社企、村企及单位共建联建的社会组织。据悉,该理事会一直鼓励企业主动承担更多社会责任,与社区紧密合作,同心助力银杏区域的和谐发展。
目前,银杏社区已组织6个单位的13个支部和24位孩子结对,共计提供10多万元资金支持。
2013年,银杏社区募集资金设立了慈善助业基金,建立起长效帮扶机制。“我们共募得资金近150万元,每年提取、使用的额度为6%的利息,这些都可以来帮助孩子和他们的家庭。”胡君说。
然而,胡君坦言,公益项目不是凭借社区几个工作人员、几个社会组织的力量就能取得圆满,想要尽善尽美,就要不断探索项目的创新和可持续性,同时也需要社会形成合力,共同关爱这个特殊的群体,让孩子们对美好未来有所期许。
北仑当地爱心人士认为,教育是外来工子女获得文化和社会归属感的重要途径。这些孩子在城市的社会网络相对来说比较单一,通过学校教育,能帮助他们与其他群体进行沟通和交往,为其社会融入奠定良好的基础。“在融合教育过程中,应该不断鼓励不同群体进行积极的互动,这是一个相互欣赏、相互促进的过程。”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硕士施剑认为,外来工子女市民化,涉及心理、身份、文化等多方面因素,需要建立完善的社会支持体系,依托于强有力的社会组织,不断整合有效资源,搭建服务平台,同时大胆创新工作方法,形成专业化、高效化的运作模式和服务路径。
相关链接
2020年我国外来工子女规模或达2500万
随着城乡人口流动性的增强,外来工随迁子女也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
据中国人民大学人口所预测:在高方案下,我国14岁以下外来工子女规模2020年将达到2502万人;在低方案下,14岁以下外来工子女规模2020年将达到1944万人。多数家庭将6岁以下的孩子带在身边抚养,而且不少孩子出生在流入地,外来工子女呈低龄化趋势。
国际经验证明,如果流动儿童在离开家庭走向社会的第一个阶梯———学校教育时就遭受不平等的待遇,甚至遭到排斥,不仅会严重影响他们的学业发展和身心健康,也会影响城市和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政府高度重视外来工随迁子女教育问题,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出台了大量的政策措施保障外来工随迁子女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取得了一定的效果。2010年11月,国务院出台《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城镇幼儿园建设要充分考虑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学前教育的需求”。《国家教育规划纲要》也提出,“研究制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
有学者研究指出,城镇化是农民融入城市的过程,外来工融入城市,是一个“外来工融入企业,外来工子女融入学校,外来工家庭融入社区,外来工群体融入城市社会”的过程,而外来工子女融入学校是外来工融入城市的基础。促进流动儿童发展,更好地体现教育公平,从根本上来讲,就是要转变教育理念,大力发展融合教育。融合教育是多元文化敞开、接纳和认同的教育,是城乡两类不同群体相互了解、欣赏并取长补短的教育。
(厉晓杭整理)
数说
http://www.cnnb.com.cn/pic/003/001/185/00300118594_3501d757.jpg
洪茜茜制图
来源:宁波日报 记者 厉晓杭 通讯员 廖俊利陈红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