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成民间公益“主阵地”
随着我国互联网的日渐普及,各种名义的网上募捐活动在网络社区风生水起,求助帖、劝募、淘宝义卖等活动受到网民极大关注,也引发了巨大争议。网络募捐与传统募捐有何不同?为何网络募捐频现“诈捐门”、“骗捐门”?怎样让网络公益活动走出“灰色地带”,让网络与慈善比翼齐飞?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对此进行了深入调查。网络新潮:门槛低、传播快、互动强--网络募捐成为民间公益重要平台
在我国,募集善款通常由红十字会等政府认可的公益性社会团体牵头进行,但随着网络普及,越来越多的个人和团体绕过政府认可的公募机构,自行在网上募款,网络迅速成为民间公益慈善活动的重要阵地。
记者在新浪、天涯社区等网站看到,几乎每天都会有大量个人和团体在这些大型网络社区热门版面发布私人募捐信息,有些网站开辟了专门的版面用来“盛放”层出不穷的网络求助信息。
网络让一些民间自发组织的募款项目迅速走入公众视野,吸引了万千网民慷慨解囊。民间公益人士梁树新2011年3月初发起“贵州山区午餐计划”,通过在网上募款,为贵州黔西县建中乡红板小学205名吃不上午餐的贫困孩子提供免费午餐,得到网民的极大关注和响应,迄今已为红板小学筹款接近70万元,足以让同等数量的孩子吃上5年的免费午餐。
作为贵州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微基金”发起人兼执行主席,梁树新对网络募捐的作用深有感触。他将网络公益募捐等慈善活动提炼为“微公益”,“微公益”的优势是门槛低、成本低、人人可参与、互动性强、效率高。“网友可以花5元‘购买’一份虚拟午餐计划,目前午餐计划义卖数量正以每天近5000份的数量递增。”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北京大学公民社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师曾志接受“中国网事”记者采访时说,以网络募捐等形式进行的网络公益活动反映了中国社会对慈善公益事业的一种需要,也是慈善制度上的一种创新和尝试。 来源: 新华网
http://www.nbcsbb.org/xwb/images/bgimg/icon_logo.png 该贴已经同步到 猴子的微博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