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上雪 发表于 2012-5-26 11:27:36

ENGO第三代:舌尖上的绿色未来

无论质疑还是认可,他们已经在路上了;无论理想还是现实,他们走向绿色未来。ENGO(EnvironmentNGO,环境NGO的英文所写),是的。从1991年中国第一家环境NGO组织黑嘴鸥保护协会成立算起,中国环境NGO已经有21年了。以梁从诫,刘德天,廖晓义等为代表的第一代ENGO人是这个领域的先行者与开创者;21世纪第一个十年,以冯永锋,马军老师等为代表的第二代ENGO人借助科技信息的力量将民间环保引向深入;此后中国以8090后青年人为代表的青年环境力量则成为第三代ENGO人,他们正在迅速成长为未来环境保护的中坚力量。在当下飞速发展的微博时代,ENGO第三代集体亮相的机会依然处于稀缺状态。尽管如此,他们依然会是预见绿色未来的一个群体。《舌尖上的中国》告诉我们美食要用心去品,耐心去品;那么,对于引擎绿色未来的ENGO第三代群体,我们是否也能够用心,耐心地去品味呢?任何一个群体,必然有其青春阳光的一面,也会有很多鲜为人知的故事。笔者试图尽可能去发掘其中的酸甜苦辣,展现一个真实,完整意义上的绿色青年群体。关于文艺:从事ENGO工作的青年们多少都有点文艺范。对于艺术的狂热岂是一个痴了得?他们能弹奏诸如《高山流水》的经典名曲,也能掌控《笑傲江湖》于行云流水之间;他们会出现在话剧《雷雨》的观众席上,他们也常常迷恋肖邦的《小夜曲》;他们会一遍又一遍模仿《大话西游》里的经典台词,也会背起行囊穿梭在田间地头写意世外桃源;他们会燕歌行走,挽雕弓如满月,他们也能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与《青年环境评论》主编霍伟亚第一次相识是在北大附近的一个书屋里。刊物创办初期,只有他一个人。我曾假想他是如何一个有资源,有圈子的人。见面后的一番谈话改变了问题的答案。对于青年环境领域的前瞻性思考,让他毅然决然选择了做一份青年人群关注思考推动环境运动的刊物。他是独孤的,因为还有很多人尚未觉醒;但他又不孤独,他活跃在NGO这个群体,他在尽情享受思考的美味佳肴。
(拯救民勤总干事马俊河:沙漠里的表情帝)清明节在民勤,有幸美美品了小马哥(拯救民勤总干事:马俊河)版本的《笑傲江湖》。长箫独奏,让我加深了对于《笑傲江湖》的现实思考,而最重要的是观察到一个民间耕耘者的内心世界:用笑傲江湖的心态从事拯救民勤的工作。提出"文化治沙",正是基于这个切身的感悟。文艺,让环境治理从此不再枯燥乏味,而成为一种源于生活感悟的责任实践。文艺为工农兵服务,为人民服务;文艺更能为环境责任推动与生态保护服务!在ENGO第三代里,可以找到"鲁艺"的身影。。。关于爱情:既然是永恒的话题,ENGO的爱情就不能被忽视。他们爱生活,他们爱壮美河山,他们爱这个时代,他们也更需要爱情。因为他们也相信真爱,相信"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相信"看着另一半慢慢变老",相信"天塌了,还有我在。"《奋斗》,《蜗居》,《裸婚》,再到《北爱》,这一切与ENGO无关,但又关乎他们。ENGO只是这个群体的一个共同标签或文化符号,他们更是活脱脱的8090青年一代;尽管在父辈眼里,他们依然是个孩子。同桌的你也许已经拥有了幸福的家庭,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也许已经嫁人了,韩梅梅没有和李雷在一起。这些已不再重要,对于爱情,ENGO第三代有自己的独特理解与行为表达。身边很多ENGO好友至今都为爱情困惑过。再大的压力也赶不上情感的压力。一边从事环境保护,一边寻觅生命中另一半,或许是比较好的选择。而外界似乎还缺少耐心的观察,总是急于下结论,做评判。换位思考下,如果自己也处在这个状态,面临来自家庭,社会,工作三座大山,又是否会如此淡定?在盘锦与亚超姐(绿色盘锦会长钱亚超)聊到关于幸福指数的话题。亚超姐无疑是让我羡慕嫉妒的。她自己也坦言,很幸运,很幸福,有一个最棒的铁杆志愿者,也是最爱她的人在支持自己前行。即便在没有人理解自己的时候,至少还有他的老公坚定的理解自己。"一想到这些,再大的困难,再大的委屈,似乎都可以承受了。其实我内心也有脆弱的时候,我会想起我的老公。。"接着她说,"今天必须说说了,我很感谢我的老公!!"   (绿色盘锦会长:钱亚超)在盘锦从事地方史志工作的冮老师则明确的提出:你们这个群体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幸福指数很高!如果自己都不理解自己,都无法包容,那么还有谁会来包容你?环保是一个创造幸福指数的事业,有爱的事业,值得我们用心投入。投入越多,这个指数就越高。只是很多人还没有感受到这种指数,都被GDP害的哈。。有爱心,懂担当,ENGO第三代会成为幸福指数很高的群体!关于爱国:"讲真话,做实事,想国家,尽责任",这是民间治沙人士万平老师经常会说到的12个字,如今,他每到一所学校参加活动,都会带着这12个字。在去年的"万平-绿领中国行"全国公益巡讲中,万老师对这12个字做了解释。"要治理沙化,要先治理人们心中的沙化。青年一代要从小事做起,有责任感,对自己、后代、社会、国家负起责任,少一点私欲,多一些对国家的热爱。"万老师提到了做知青的岁月。"现在回过头来,发现这是巨大的精神财富。过去知青下乡是爱国,如今青年人做环保做公益也是爱国。我们不能总抱怨国家,抱怨之前先想想我们自己都做了什么,是否对社会,对国家,多整个民族有好处,是否认真地,用心地去做了,而不浮于表面。这个要求你们来做,或许太难了,但是有一点大家可以做到,就是坚决不去做自己都认为不正确的事情!做到了这点,就是爱国。"关于"愤青",万老师有自己的看法:爱国不是写在脸上,而要深刻于心。现在都说青年一代很愤青,其实哪一代人不愤青,表达方式不同而已。在这点,需要对青年人给予理解。我只是希望,未来的环保青年人都能少点愤青,多做奋青。转眼,已经做了7年的环保志愿者。在这七年里,我深刻体会到青年环保人对于爱国的理解。这一代也曾愤怒于美国轰炸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工作人员,更曾因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而狂热,但现在他们积极融入到环境保护的行中来了。他们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思考这个时代,同样,也在积极践行着与青年共成长,与中华同未来爱国理想。从偏激到反思再到理性,需要一个过程。捧杀或者棒杀ENGO第三代都不利于这个群体健康成长。(中国民间自费治沙第一人万平老师)关于未来:(中国第一家NGO创办者:刘德天老师)5月22日,见到了中国第一家NGO创办人刘德天老师。在黑嘴鸥保护协会的办公室,与刘老师聊起青年环境NGO责任担当的话题。接班是公益界避不开的话题。一直以来,很多资深的NGO创办者都很担忧未来的NGO从业者能否担当传递绿色旗帜的大任。前不久应《中国发展简报》之约,刘德天老师评论了6位青年NGO行动者的文章《内望环境运动文化:如何走出"不到位"的阴影?》一文,眼睛为之一亮。文章也给他有快感:青年环境行动者开始反思,且客观、诚恳和见地;也让他看到环境运动文化的希望:"NGO是公民社会的"先锋群落",NGO是公民社会的"指示物种"。中国NGO在悄然发展,这是不争的事实。NGO如何健康发展,茁壮成长,主要看新生代。新生代怎样做环保?我以为主要靠心靠脑。"对于ENGO第三代,刘老师提出了自己的建议:第一,要有爱心:不盲从,发自内心的热爱自然,爱鸟类,爱护环境,做环保的动机一定是纯粹的,天真无邪的。而不是功利化,浮躁的做事情。第二,要有思想:有思想的NGO才是有希望的!对于生存的环境有独立冷静的分析和判断,讲求做事策略;要重视文化的力量,重视环境文化的建设与传播,这是NGO赖以持续的根本动力。第三,要专注:不能像小猫钓鱼的寓言故事那样。定好位,找准切入点,然后专注的把事情做好。这是很多青年NGO所欠缺的。但我对于未来的青年人有信心!未来属于青年一代,更属于勇于担当的青年一代。ENGO第三代,是舌尖上的绿色未来!更是可预见的绿色未来!(作者系未来绿色青年领袖协会创始人/理事长)(来源:作者惠寄)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ENGO第三代:舌尖上的绿色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