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万名精神康复者,只有十来家工疗站、农疗站承担其回归社会“中转站”作用
记者昨天从市精神卫生防治办公室获悉,全市有3.5万名精神康复者,均纳入社区精防管理网络。然而,真正承担这些特殊人群回归社会的“中转站”,全市只有10来家工疗站、农疗站。眼下,如何让这一特殊人群顺利回归社会,成为一道难题。工疗车间吸纳50名精神康复者“同酬不同工”解了后顾之忧慈溪市掌起镇跃隆五金塑料有限公司专辟了一个工疗车间,吸纳了58名残疾人就业。其中,精神康复者就有50人。掌起镇残联负责人说,这个工疗车间开起来已有两年,吸纳的精神康复者越来越多。一般上午工作,下午有安全或精神康复培训,工余还有康乐活动,公司还提供免费中餐和午休场地。采访中,许多精神康复者告诉记者,在那里他们体会到了来自社会和集体的温暖与快乐。据了解,这个工疗车间实行“同酬不同工”,每位残疾人可拿到1180元/月,公司每月为每人缴纳“五金”700元。掌起镇残联负责人说,他们通过劳动养活自己,也切实减轻了政府的压力。在那里就业的精神康复者过去一半靠政府出钱养着,一半靠家里供着。到工疗车站就业以来,50名精神康复者没有再发过病。全市只有10来家“中转站”对精神疾病的歧视造成推广难我市某区一家农疗站的遭遇则是另一番景象。半年前,这家位于山水间的农疗站建成,还租了附近农民的10亩土地,打算安置三四十名精神康复者,通过田间劳作让他们自食其力。然而,这一计划被闻讯赶来的村民搅黄了。至今,这个农疗站无法投入使用。“每一个工疗车间和农疗站开起来,都十分不易。”慈溪残联岑部长说,要让精神康复者与正常人一道上班,更不容易。他说,按国家税务局对残疾人就业的相关文件规定,职工人数的1/4以上是残疾人的,每位残疾人可抵税3.5万元/人/年。许多企业宁可要智力残疾和肢体残疾的,对精神康复者唯恐避之不及。“关键是企业主怕背包袱,怕精神康复者出事。说到底,还是对精神康复者的歧视。”据了解,精神康复者的就业率低下。以一个县级市为例,该市有七八千名精神康复者,在就业年龄段且有劳动能力的有2500人,只有千余人曾工作过。这些年,卫生、残联和民政多部门联动,逐步改善特殊人群回归社会的环境。眼下,全市有70多家托养机构,而真正依附在企业里的工疗车间或农疗站只有10来家。一位多年从事残疾康复训练的业内人士透露,托养机构只管日间照料,而且也不太情愿接收精神康复者;而真正起到回归社会“中转”作用的机构,实在太少。每人都能劳动并创造价值期待多方助力铺平回归路“他们每一个都能从事劳动,创造价值。”市康宁医院精防科科长徐银儿说,香港的社会企业雇佣了包括许多精神康复者在内的残疾人。不少精神康复者在餐厅做三明治、端盘子,开设鲜果超市,在有机农场劳作。这些社会企业或由政府开办或由政府按预算补助。精神康复者在这些中转机构中接受回归社会的各项技能培训。而国内,由于这类中转机构缺乏,精神康复者要么长期住在精神专科医院里,要么关在家中。前者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后者延缓了回归社会之路。一家县级精神病医院院长说,其实百分之六十多的精神康复者想出院,但又怕出院:一怕没人管,发病时危害家庭;二怕被圈养在家的孤独与歧视。徐银儿说,精神康复者参与社会劳动,真正融入社会之中,有利于降低精神疾病患者的复发率和再住院率。依附企业开设工疗车间或农疗站,是今后社区精神疾病康复的一个方向。消除对这一特殊人群的歧视,应是朝这个方向迈出的第一步。“若是每个乡镇或街道,都能开起一个工疗车间或农疗站来吸纳精神康复者,就能实现真正的三赢:政府减负,家庭稳定,社会和谐。”一位业内人士充满期待地说,对精神康复者的接纳程度体现着城市的文明进步。希望社会、企业和市民多方助力,铺平这些特殊人群的回归社会路。(来源:宁波日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