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心合意的咨询师哪里找
“眼看就要高考了,小家伙的精神状态越来越不济,焦虑不说,这些天还失眠了。”上周,有位妈妈打来电话求助,想记者帮忙推荐心理咨询师,给孩子进行心理疏导。 “之前,我们有咨询过,但感觉一般。有没有更好的‘心灵捕手’?”近期,类似的求助增多。6月里的大事特别多。高考、中考、毕业、就业……今年,恰恰入夏又提前了,高压加高热,情绪很容易失控。于是,急于解决“心灵问题”的宁波人对心理咨询师的“要求”也水涨船高。
满足宁波人大需求、佐证宁波人生活品质的“心理咨询业”究竟如何?合格的心理咨询师又是如何?今天,记者在此专门来说一说。
心理爱好者纷纷涌入
真正成材者目前不多
报考心理咨询师的宁波人一年多于一年,身份也是五花八门,人力资源工作者、教师、公务员、自由职业者……不一而足,但真正能做面询的至今为数尚少。
不是说拿到了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证,就可以持证上岗,虽然这在政策法规内被允许。但在宁波咨询业的成长历程中,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认识到,持证只是进入这一行业的最基本的要求。
“当初,很多人敢进来,是因为这个行业门槛低。一两万块钱租间房子,还不用门面,居民楼上的那种也可以,一个人或几个人合伙,撑两三年,最后没业务也就散掉了。”大浪淘沙中,那些考完证后就开业的多数人慢慢发现做不下去,最终选择退出。因为来访者在掏钱后,如果发现咨询师对他的问题没有帮助,可能对咨询师整个行业都会产生质疑。这个新兴行业对口碑的依赖很强烈。
“真的想靠做咨询来养活自己,是一件相当不容易的事。”甬上一家成立较早的心理咨询室负责人坦言,宁波目前专职做心理咨询的不多,开办的民营心理咨询机构中能真正实现赢利的更是寥寥可数,而坚持下来的多半靠咨询师自身的热情和信念。
坚守这个信念,“成本”非常高。
费用支付是一定的。他们需要在执业后“经常充电”。据了解,报考心理咨询师的教材内容是基础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咨询技巧等各个科目的一个浓缩本。
“如果学员一点心理学知识都没有的话,看了之后只是一个入门。如果本身就受过心理学专业教育的话,这个教材内容还不如在学校学的东西多。”一位有着心理学学科背景的咨询师如实说。在她看来,通过这样的培训拿到的“心理咨询师资格证”有点尴尬。“好比一个赤脚医生的课程,培训完以后就给他发个医学院本科的证书,你说这能出去看病吗?”
相形于身体疾病,心理疾病要复杂得多。没有金刚钻,绝对揽不了瓷器活。
据了解,甬上心理咨询师中,为“充电”自掏腰包,有咨询师支出已高达20万元。“国内的老师讲课,一个班五六天下来就得两三千甚至上万。做心理咨询的人为了能更好工作,可能一年至少得参加六七个班,这些费用就不下几万块钱。”
光听课学习还不够,需要将所学内化,并在案例中不断磨练,才能建立起面询的能力。这些非一蹴而就。宁波的心理咨询业起步于2004年,目前还处在成长期。
令业内人士忧虑的是,眼下有一些心理学爱好者参加培训时“为考而考”的心态比较明显,少主动去学习咨询师自我深度剖析、自我成长等与考证“不那么太相关”的知识。
“甚有学员觉得,我交了钱接受培训了,我就知道怎样做了。事实上不是那么一回事。”专业人士说,心理咨询师不是光靠培训就能出来的,还一定是用师傅带徒弟的实践带出来的。过程例如在普通的电话接待中着手,在案例分析、观点碰撞中成长,在一次又一次的技能操练如情景模拟中锻造,最后经实践考核等环节出落为独当一面的咨询师。
心理咨询非单刀直入
关键在于助人自助
记者有位朋友,内心一直有个深深的“结”摆脱不了。他深爱妻子却又常常想起初恋,从小浸淫传统文化道德成长起来的他自认这是自己的“心魔”,必须克服,却又时常感到无能为力。
终于有一天,他鼓起勇气拨打了一个心理咨询热线倾吐苦恼,不料想,这成了他一个很不愉快的经历。
“对方给我扣了顶‘不道德’的大帽子。”这位朋友说,对方虽然没有明说,但言辞、语态间就是给人这种感觉。
习惯跟“咨客”讲道理、说教劝告这类方法,在宁波的咨询业还是比较容易见到的。
“这种不当的‘治疗’只会吓退咨询者。”采访中,有资深心理咨询师说,很多人之所以求助于心理咨询师,都是因为知道自己有心理问题。但有的咨询师并不懂得怎么用合适的方法去做咨询。
“好比肚子里有个瘤子,有的咨询师能够打开看,但不知道怎样安全地把瘤子切除,然后安全地缝合。能做会做的只是拿着刀拼命戳那瘤子,最后让人开着腹走出门满街跑。这非常要不得。咨询者说不定‘病情大发’,连正常生活都有可能被毁掉。”
一位合格的心理咨询师有其能做与不能做的。
采访中,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赵丽波举了个例子。
如果一个人失恋了,很痛苦,咨询师会怎么做?首先会承认:“失恋会痛苦,这很正常也很自然。”如果这种痛苦太深了也太久了,咨询师会和咨询者一起来分析:“痛苦为什么会被如此放大?它对你有什么更深层的心理意义?为什么你需要久久地抓住它不放?你的期待是什么?又会想到什么?”
“来访者的故事,心理咨询师在听,但咨询师要调动全身感官去听。观察对方的非言语动作包括表情、情绪,甚至无意识流露的信息,分析来访者在如何说故事,故事里哪些内容是解释,哪些是赋义。”赵老师说,好的咨询师总是在激发来访者对自己的反思,并在能呈现真诚、关注、理解、共情、尊重和陪伴的安全空间帮助“来访者”自我发现问题所在,为什么会这样,问题的缘由,从认知、理念等层面不断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个说法,得到了甬上已独立进行面询的咨询师们的一致认同。因为“单纯给个‘药方’,治标不治本,这个问题解决了,还会有新的问题产生。”
采访中,记者还听到了一个比较“另类”的声音:媒体上刊登的“心灵鸡汤”往往属于心理咨询中的心理辅导,比如就学业压力、婚姻困惑等提供观点、经验、方法,而面询这一“自我探索、领悟修正”的“治疗”过程是很难用文字表达的,这也从旁说明了心理调适、治疗的个性化、私密化。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