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上雪 发表于 2012-11-12 22:06:46

慈善超市,向左,向右?


 官办慈善超市一般位于“临街旺铺”,由地方政府埋单。南都见习记者 徐赫 摄

  中山的“慈善爱心店”开发出许多“慈善文化产品”。南都记者黎宇琳摄

 中山市板芙镇一名低保户从慈善超市中领取了油和米。南都记者 黎宇琳 摄

 皮村附近工友在同心互惠公益商店挑选衣物。南都见习记者 徐赫 摄

王德志展示即将发往商店进行二次销售的衣物。南都见习记者 徐赫 摄


从时间的维度上看,中国的慈善超市已经不能算是一个新生事物。2003年5月,国内第一家慈善超市在上海镇宁路开业,2004年5月,国家民政部签发了《关于在大中城市推广建立“慈善超市”的通知》。随着2013年的临近,慈善超市在中国的发展即将进入第10个年头。可是,曾遍地开花的国内慈善超市如今的境况却不太妙。北京的街头,记者走访的绝大多数慈善超市门可罗雀;在广州,部分慈善超市已经“退化”为民政部门的捐赠站点;而在中山市,过半慈善超市只有在星期一才开门。地方政府对慈善超市不可谓不用力,不少官办慈善超市坐拥“临街旺铺”,享有拨款,并且能时常获得当地政府、学校、企业等机构的捐赠和订单。拥有大量社会资源,却无法打开局面,官办的慈善超市怎么了?站在十年的关口,它们该何去何从?向左,向右?还是继续原地踏步?相比之下,一些由民间自办的慈善商店却呈现出向上生长的力量。它们散落于高校、农民工聚居区,虽然暂时还谈不上规模,但依托于所在社区,爱心、旧物资、善款却在此快速地流动起来。印象·慈善超市超市,supermarket,这个词汇总会让人想起琳琅满目的货物,川流不息的人流,但在国内的“慈善超市”里,这种“赶集”的情况一般不会出现,寻访者通常看到的是千奇百怪的经营方式。有的慈善超市设在僻静的街角,路人不留心很难发现。比如,北京市朝阳区呼家楼社区慈善超市。它“藏”在一间没有楼牌地址的平房里,房屋上牌匾因为久经风沙而颜色灰暗,门口内侧摆放着慈善协会的捐款箱。目前,该“超市”已经不对外经营了,主要业务是发放物资、接受捐赠。有的慈善超市关着大门做生意,似乎并不在意是否有人光顾。比如,珠海市香洲区的慈善超市。经营者在门上贴了一张“购物请敲门”的告示,内有十余平方米的经营面积与为数不多的货品,每种商品有3个标价,一条纸巾的优惠价为14.5元,零售价为16元,爱心价为17元。有的慈善超市与多个政府机构“合署办公”,看上去也像一个政府办事机构。比如,广州市天河区员村慈善超市。它与慈善服务中心、居家养老服务站等挤在一起。大堂正中,一张办公桌是慈善超市与养老服务站分界线,超市那一边,数个货架上摆着大米、被子、酱油、洗发露等日用品。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有8000余家官办慈善超市,普遍商品稀少,门庭冷落。民间往往有疑问:这样的慈善超市,还算是“超市”么?“要么是不具备慈善功能的超市,要么是不具备超市功能的慈善。”中民慈善中心副主任刘佑平说出了他对国内“慈善超市”的印象。这可不是政策制定者的初衷。“不卖捐赠来的物品的慈善超市那不叫慈善超市。”前民政部慈善司司长王振耀当年亲手签署了推广慈善超市的《通知》,他说,当时原希望通过市场化运作,把捐赠的物资低价卖给有需要的人。“但是,绝大多数地方,都因为规模较小,经营缺乏标准的规范和活力,没有大的发展。”(来源:南方都市报南都网慈善超市前生慈善超市是个舶来品。1902年,美国慈善机构借助超市的运作方式,建立了一个新型的慈善运作实体———“GoodWill”,它以社会企业的方式运营,主要业务是接受、处理、销售市民们捐赠的旧物,并把赚得的钱用于资助弱势群体。后来,人们把这种接受捐赠,并把利润用于公益的商店成为“慈善超市”。这种经营模式在欧美很受欢迎,GoodWill在37个国家中拥有会员,2003年,凭借其近2000家商店创造的销售收入,它还一跃进入了美国15家顶级折扣零售商的行列。也许是受到了大洋彼岸的启发,2003年5月,中国首家慈善超市出现在上海市镇宁路405弄里,这家“超市”兼具募捐、帮困、变现功能,店里的服装、文具、皮具、工艺品等捐赠物资,向市民公开出售,标价低于市价。同时,此处承担为当地贫困户发放物资,和接受市民捐赠的任务。与美国GoodWill不同,上海市镇宁路的慈善超市依托于上海慈善基金会捐赠救助物资服务中心。当时,该捐赠中心所收到的捐物价值突破了4000万元,开设慈善超市,意在将一部分捐赠物资快速变现。这种将捐赠物变现的模式在当时一度受到质疑,时任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副秘书长的马仲器解释说,仓库里的捐赠品要物尽其用,通过慈善超市,在变现的过程中实现两次助困。首先,低收入者买到了超低价必需品;同时,变现的钱又可有效帮助更困难的家庭。尽管也有争议,但慈善超市在进入中国后还是赢得了坊间的一片赞誉。在上海镇宁路的慈善超市初开之时,门庭若市,不少社会名流到场捐赠以表支持,当地媒体更是为之送上了“价廉物美爱心浓”的好评。2004年,国家民政部连续发出两个通知,要求有条件的大中城市建立并积极推广面向社会困难群众的“慈善超市”。自那年起,慈善超市就在中国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慈善超市是从民政部下属的捐赠中心发展起来的。”王振耀回忆道,“慈善超市卡原来就是捐赠中心的取货凭证。”对捐赠部门的依赖,为日后慈善超市的凋零埋下了伏笔。不少地方经历了“慈善超市遍地开花,随后次第凋零”的尴尬。比如山东济南,在最鼎盛的时候,市内慈善超市数量达到了36家,但如今仅剩15家,有21家先后被关闭。济南市慈善总会办公室副主任董广坤说,一开始,市民、企业的捐助热情都很高,所以建设的慈善超市数量也多。但随着社会捐助高潮逐渐退去,市民和企业的日常捐赠也从“管涌”转入“细水长流”的阶段。部分慈善超市随即遭遇捐助物品少、助困范围小等困难。是超市,还是捐赠点?“这里是让你献爱心的,不是帮助你的!”10月里的一天,北京西城区社区中心楼下的慈善超市的女收银员指着捐款箱,扯起嗓子冲着来访者大喊。这家“慈善超市”的商品种类、数量与北京其他地区的小型超市相差不大,但商品标价却高出市价10%—20%。一瓶500ML康师傅绿茶,在大型商业超市里的售价为2.5元,这家慈善超市却要卖3元。“我们是民政局的,会把你买东西的钱2%捐出去。”一位脾气较好的超市员工向南都记者解释超市的“慈善之道”。尽管占了个好地段,这家价贵的慈善超市的人气却不旺,在1个小时内只迎来了3位顾客,消费者对慈善超市的概念一无所知,买了一盒香烟的张大爷说:“可能老板名字叫慈善呢。”“让捐赠物资附加‘造血功能’的慈善超市还需进行局部探索。”西城区捐赠事务管理中心主任刘金鹏说,北京民政局此前对慈善超市进行改革,把西城区作为试点,探索新型的商业化运营模式。但具体的管理、监管机制,还须调整、捋顺,确保慈善超市的所有盈利,都用于区域慈善事业。价贵、客少的慈善超市固然不够完善,但老版的慈善超市模式与“超市”的概念相差更远。目前,全国各地依托于各地民政部门捐赠中心的慈善超市,往往只接受贫困户持爱心慈善卡消费,不对外开放。虽名曰超市,实则是捐赠中心的物资发放点和捐赠接收点。(来源:南方都市报南都网北京市朝阳区呼家楼社区的慈善超市就是这么运作的。这家慈善超市有油、米、酱醋等粮食,也有一些旧的文具和旧家电。管理员胡翠珍说,“超市”有3条进货渠道,群众、企业捐赠、民政局派发、自行采购。胡翠珍年近50岁,是一名下岗工人。7年前,北京市成立第一批慈善超市,她就来到了朝阳区这家慈善超市工作。她说,该店的整体售价要低于市面价,但只面向呼家楼社区的困难户,外人是不能在这里买东西的。即便是社区的贫困户,也只能凭借政府发放的“爱心超市卡”到店里刷卡消费,刷完即止,不能使用现金购买店内的低价商品。同时,店内的大米和油还被列为“定量销售物品”,一次只能拿一件。“困难群众每个月拿到卡后,基本会过来一次性花完。”胡翠珍说。这样的“社区物资发放点”没有营业执照。“要营业执照干吗?”民政系统一位官员说,目前慈善超市是多为非营利性机构的下设单位,用民政局的拨款采购物资分发给困难群众,“这是社区组织,难道还要进行工商注册?”但专家们不这么认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杨团说:“慈善超市必须盈利,否则无法持续。”她认为,不盈利的慈善超市发挥了社区互助的作用,但无法盘活社区。王振耀的观点与杨团相似,相比之下,他反而更期待北京西城区的商业化尝试,“商业化,规模化,才有出路。”“盘活社会资源”尽管长期处于“半死不活”的状态,受体制和机制的约束,困境中的官办慈善超市多数存在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更遑论商业化发展。若让热爱公益的志愿者来担任店长,能否给慈善超市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广东省中山市就作出了“把志愿服务与慈善超市结合”的尝试。中山市柏苑路84号,有一间干净雅致的商店,内有书籍、文具、毛公仔和手工艺品出售,如果不是门口“慈善爱心店”几个醒目的大字与无处不在的公益标语,外人或许会以为这里是一家精品店。李思毅是爱心店的店长,她也是中山志愿者协会的专职秘书,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这位长发飘飘的女生总是在前台保持甜美的微笑。李思毅说,她从高中开始就跟着亲戚参加公益活动,大学期间更是热衷于策划公益活动,目前供职于爱心店,不时会走出街头组织义卖,她乐在其中。这家慈善爱心店由中山市志愿者协会管理和运作,并在民政局注册了“民办非企业单位”。据中山市青志协(中山市义工联)副会长李晓鸣介绍,该爱心店在2007年成立之初便正按照“社会企业”的理念进行运营,只是国内目前还不能注册社会企业,为了获得独立的法人资格,才注册了“民非”。2006年,时任中山市青志协会长的杜敏琪赴英国学习,他发现,英国许多民间慈善组织引入企业的运作模式,以“社会企业”的形式取得了可观的盈利,摆脱了对外界赞助的依赖。杜敏琪当时就想,能否学习英国慈善组织的模式,在中山也办一个“社会企业”?杜敏琪创办慈善爱心店的想法得到了中山市政府与当地企业的支持。中山市政府把柏苑路84号的临街旺铺划拨给志愿者协会开办爱心店,当地两家鞋业企业为其提供了28万元的启动资金,一种集货品销售、接受捐赠、志愿服务等多元化公益服务于一身的慈善爱心店在中山发芽了。目前,慈善爱心店在全中山已有12家,采取“半市场化运作”的模式,在供货端除了批发采购还接受热心公益的企业与个人捐赠;在销售端按市面价销售产品。同时,慈善爱心店还自行开发各类志愿文化产品,不定期组织义卖,募款创收。去年,位于东区柏苑路的总店约有5万元的纯利润,留下小部分备用资金,其余全数用于长期资助当地社区47户困难家庭。不过,盈利的背后,必须要看到的是政府的隐性投入。比如同地段的铺面,一年的租金亦不菲,而爱心店并无此块开支。中山市同时存在依托民政部门在镇区开设的慈善超市,中山市慈善超市分布在24个镇区,主要职能是向民政贫困对象派发粮食和日用品。事情不多,大部分慈善超市仅在周一开门营业。当地政府已有意将爱心店与慈善超市融合,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目前的情况,差强人意吧。”李晓鸣说,展望未来,中山的慈善爱心店不拒绝任何的变革方式,“一个确定的目标是,我们要希望更多整合社会资源。”值得注意的是,中山爱心店所希望整合的资源,指的是资金等易于流转的资源,至于市民最常捐赠的旧衣物等物资,组织者并不太感兴趣。当地一位官员说:“政府做事会比较谨慎,旧衣物涉及到卫生问题,消毒、运费加起来要花很多钱。”不少爱心店的员工在发愁,他们收到了一大堆二手衣物的捐赠,但“上头不给卖”,只能装在箱子里,束之高阁。打工者的探索被官方背景的慈善超市视为鸡肋的二手衣物,民办的慈善商店却玩得风生水起。北京朝阳区五环外的皮村,别有天地。这个外来务工人员的聚集点有自己的社区NGO、公益学校、艺术博物馆、青年艺术团,以及一家“同心互惠公益商店”。这家公益商店虽不以“慈善超市”为名,但其“接收捐赠+二手销售”的经营方式却与欧美的慈善超市颇为相似。同心商店主要业务是低价销售二手衣物。同心商店负责人王德志说,从2002年开始,就有来自北京不同高校的大学生社团定期在校内或社团与社团联合举行募捐活动,将募集的衣服通过打工青年艺术团送给当地的外来务工人员。他们也样面临运费的困扰,但有意思的是,同心商店成立的初衷,正是为了创收以解决运费问题。“2002年,拉一车回来就要100元钱左右,我们支付不起每次来回拉衣服的运输成本。”王德志说,“那时候还不知道什么是社会企业,就采用合作社的模式,号召大家把这些物资利用起来。”2006年,第一家同心互惠公益商店在皮村成立。当地NGO组织“工友之家”聘请了几位外来打工的妇女对募集来的衣物整理、分拣,再分别贴上统一的同心互惠商店的标签以及笔注上价格。至于衣物的消毒,同心商店并未作太多考虑,募集回来的衣服在仓库中经过分拣,就会发往商店。南都记者在现场看到,一件女式牛仔裤仅售7—8元,男式的厚棉袄和羽绒服的标价在30—45元之间。实惠的价格让同心商店备受外来务工人员的青睐。“我身上所有的衣服都在这买的。”在皮村电脑维修店工作的李娜说,她只花了50元就买到了包括外套、裤子、鞋在内的全套衣服,“这身衣服到打折的商店里买也要100—200元呢,同心商店让我省了好多钱。”2012年同心商店已经在北京开设了12家分店,2011年,同心连锁商店的总营业额为60万,纯利润有10万元,并为10多位外来务工的工友提供了就业岗位。王德志希望做得更好。“衣服还是太多,有些品相不好的不能挂出去卖。”他说,能上商店摊位的衣服数量有限,一些破损或者过于个性化的衣服依然只能成堆地塞进编织袋再贮存起来。对此,工友之家商量出了新对策:二次利用。从2011年起,王德志就开始联系一些布料拼接的艺术家,让他们帮忙将一些品相不好的衣服通过裁剪、加工拼接后制成色彩斑斓、颇具艺术感的布料,再贩卖,或深加工成布包进行二次销售。按王德志的预计,今年同心商店的营业额要达到100万元。他说,他梦想中的同心商店由摆满图书的书架和二次贩卖的衣服组成,工友们会在下班或休息的时候来商店里看书、聊天,有需要的人会可去选衣服。“我希望有一种门庭若市的景象。”象牙塔里的新尝试还有一些小规模的慈善超市,植根于社区,本地资源、本地利用,也觅得一条生存之道。在中山大学校园里,有一间“有爱慈善商店”,橙黄色的牌匾上写着“有你,有我,有爱,有未来”。这家20平方米的小店,货品琳琅满目,各种二手书籍、生活用品、体育器材,以及来自广州公益机构的手工艺品整齐地摆放在格子里。店主是轮流值班的学生志愿者,一本软皮抄记载着店铺的每一笔收入。据店员介绍,这些二手物品均为学生捐赠或托卖的物品,为提倡环保、旧物循环利用的理念,“有爱商店”采取低价策略,以便尽可能多的同学以较低的成本参与其中。这些盈利所得,扣除运营成本外,将成立有爱基金,用于支持各种公益活动。2009年,7名到湛江松樹港康复村为当地的孩子举办“成长夏令营”的中大学生,萌生了创办有爱商店的想法,而如今,象牙塔里的慈善商店已成为南校区一道独特的风景。“每年毕业季,都有大量的学习、生活用品被浪费,我们希望把它们收集起来,以低价再利用。”有爱商店发起人之一,中山大学岭南学院2008级金融系李真说,他们受到“社会企业”理念的启发,希望用二手物品做出一个盈利的项目,把正确的资源给予正确的人。2010年,有爱商店的网店开始运营。但由于有部分初创人员面临毕业等问题,团队整体执行力并不理想,进展缓慢,李真因而萌发了一个开设实体店的念头,在她看来,有实体店,才有存在感,才能凝聚更多的力量。2011年7月,有爱商店实体店开张,果如李真所料,团队人员也开始逐步稳定。目前,有爱商店采取线上和线下同时经营的模式,并制定了透明的财务制度,在网站上公布每一笔资金来龙去脉。商店的盈利所得,最终回馈社区,用于支持学校以及周边公益机构的公益活动。今年,为公益机构筹款、康乐缘爱心计划、西部助学计划和“衣旧有爱”计划这4个品牌项目已经在“有爱商店”开始运作。“我们希望真正用商业模式运作慈善商店,不想强调太多公益,希望根据服务对象都是有需求商业化的运营,公益则体现在如何把资金用在最合适的地方。”李真说,作为一个商科学生,她正在研究有爱商店未来的商业模型,甚至打算向“肯德基”学习。在李真看来,官办慈善超市的问题在于,一些爱心超市因需要提供低保户证明而设置了消费者的门槛,一些慈善超市没有因地制宜地扎根社区,供给需求不匹配。“慈善商店最大的特点就是社区性,需要因地制宜地让资源最大化利用。一个是现实社区,一个是网上社区。现实社区存在半径范围,这也是市场所在,供给必须要根据这个半径范围内人们的需求出发。”李真说。今年夏天,李真毕业了,离校之后,她逐渐退居幕后,有爱商店的负责人由在校的学生接替。“我们想要打造的团队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最终真正想做这个事业的人会留下来,由此打造一个专业化的团队。”(来源:南方都市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慈善超市,向左,向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