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关闭注册
【宁波公益网】官方网站已正式安全运行 天!        本站由宁波公益网运营团队、鄞州银行公益基金会、宁波帮办志愿服务站联合主办

宁波公益活动发布(新) 公益百科| 公益影像| 公益研究 宁波公益指南 | 公益学院

如果您有好的建议,欢迎联系我们! 联系站长?点我吧! 微博微信自动排版工具

查看: 7002|回复: 0

专家呼吁建立大学生志愿服务常态模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4 17:15: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本报记者 于佳莉
  2011年12月16日,由李嘉诚基金会资助,汕头大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和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联合举办的“立足专业、践行志愿”中国志愿服务发展论坛2011在北京召开。会上各方从专业志愿服务与中国青年学生这一角度切入,着重探讨了高校专业志愿服务常态模式如学分课程(汕大公益课程)、长期的志愿服务模式(医疗扶贫)等方式目前存在的现实意义。
  大学生志愿服务呈现多元化
  中国的志愿服务经过近二十年发展,已经走过普及理念、开展活动、发展项目、建立体系四个阶段,参与人群主要以青年为主。据共青团中央青年志愿者工作部副部长皮钧介绍,目前全国经过规范注册的青年志愿者已达到3392万,建立各类志愿服务站、服务基地17.5万个。“将青年志愿事业推向先进,通过制度的安排,促进青年志愿事业的发展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他表示。
  《中国慈善事业发展指导纲要(2011-2015年)》也指出,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将是今后我国慈善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民政部也将出台更多积极举措,为青年志愿者更好地参与社会服务提供有利条件。
  大学生志愿者作为青年志愿者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作用不可低估,而日常生活中,如何更好地引导大学生从事志愿活动,形成常规形态,需要进行更多的探索,摸索出一系列常规化兼专业化的模式。
  目前,中国大学生志愿服务呈现出多元的组织形态。有大学生自发组织的“草根型”志愿服务,有的大学生与各类社会公益组织合作组织实施的志愿服务,也有大学生在学校或有关组织领导下开展的志愿服务。
  对此,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国社会工作研究中心主任陈涛说:“我认为需要更恰当的组织模式,与公民社会的性质相一致,中国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组织应更加鼓励支持体现大学生主体性的组织模式,特别是草根型大学生志愿社团模式,和多方主导、大学生志愿者主导实施的合作型模式,专业院系主导、大学生志愿者实施的专业操作型模式。应致力培育大学生专业志愿社团,支持其走向合作型或草根型模式。”
  探索开设公益类课程
  “大学生志愿服务常态模式有两种意义,第一层意义是相对于灾害紧急状态而言的,非灾害情况下的志愿服务,第二层意义是讲志愿服务持续性和常态化。”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授史柏年强调,探索出一套大学生志愿服务模式可以更好地为青年志愿服务提供参考。
  他举例说,汕头大学公益课程是当下大学生从事志愿服务一个创新项目,主要是把大学生志愿服务纳入高校课程体系里面。2010年,汕头大学进行志愿服务专业化和长期化的探索,首先开设公益类课程,进行课程化探索,这种课程操作是学生在导师引导下完成的。
  “在老师引导下,同学们跟老师、以及服务社区共同去做一个服务需求的评估,然后由学生为主体去做这样服务计划过程,包括策划、执行、实施,包括最后评估、反思、总结,这样过程都是学生贯彻始终亲自参与。”汕头大学公益课程的项目代表团委书记姚溱介绍说,“到现在为止我们做了两年。第一年开设五门课程,第二年是12门。每一年我们提供500多个学分给学生们选修。”
  虽然这种模式在一定时期内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也曾遭受过质疑。众所周知,志愿服务的特点是志愿性和公益性,而学校设计的学分课程在一定程度上违背志愿原则统一的规定,似乎更像是一种强迫的行为。
  姚溱坦言,“事实上我们在公益课程的推行过程中也有非常多的学生问过这个问题。可能这里边有一个误区,其实并不是所有志愿服务或者服务学习活动都能成为公益课程。”她强调,公益课程作为学校课程有一定的要求,“必须是公益课程负责人提出完整的课程计划,对课程培养目标、培养内容等都有严格的规定,学习过程中也会做质量的监督,包括建立完整的评估体系。”
  鼓励草根型学生社团
  在许多国家,志愿服务已经成为各国公民常态性的行为,有的甚至成为生活方式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据了解,像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年轻人往往同时参加好几个志愿服务团体,每周至少提供几个小时志愿服务。
  中国教育行动公共关系主管柯广闻表示,在美国,大学生从事服务项目,一般时间都比较长,至少一两年。“不管你长期有什么职业目标,有这种项目经验,会对以后的职业发展有帮助,当然大部分美国企业也非常认可大学生的志愿行动。而在中国,毕业生做长期志愿者项目比较少。”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更多的大学生提供常规化志愿服务?汕头大学医疗扶贫项目林曦粤认为,在服务主体都是高校大学生的志愿团体中,把专业性与常规性结合起来是很好的办法。
  她以医疗援助为例,“医疗援助志愿服务有许多应该是医院比较有些资历、成熟的医护人员当志愿者。我们经常听到的是医疗下乡,如果能够把医学院在校大学生纳入医疗服务志愿体系就显得更加实际。因为在校学生有自己的优势,能够提供有组织、有规划的志愿服务。”
  一方面,大学生进入志愿服务行列,通过医疗下乡,在专业老师、医疗专业志愿者带领下,可以锻炼医学大学生医术水平,提升自身专业技能、专业素质。
  另一方面,现在国内对于医学院校学生医生医德水平有比较高的要求,参加这种活动可以培养和锻炼大学生医德医术水平。
  虽然这种模式目前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毕竟是在专业院系主导的情况下,而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何时能出现真正体现大学生主体性的组织模式成为时下的焦点。业内一位专家表示,草根型大学生志愿社团模式,和多方主导、大学生志愿者主导实施的合作型模式是目前我们应该倡导大学生去做的。


该贴已经同步到 猴子的微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关闭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   联系我们  |   手机版  |   无图版  |  返回顶部
版权所有:宁波公益网 系统支持:DZX3.4   志愿者咨询/联系:QQ:641061882   捐赠QQ:641061882    志愿者QQ群:暂停加入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仅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宁波公益网立场 本站禁止色情,政治,反动等国家法律不允许的内容,注意自我保护,谨防上当受骗!本站运行在腾讯云

信息产业部备案: 浙ICP备12029035号-3/浙ICP备12029035号-4 Powered by 宁波公益网 Copyright© 2011-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