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散 纠纷多 服务少 农村社区老问题“大廉政”搭台巧破解
记者走进九峰山社区记者 董小芳 北仑记者站 金旭孟 通讯员 谌春常
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不同,受地理、文化等因素影响,矛盾纠纷较多、精神生活相对匮乏、便民服务稀缺等成了不少农村社区的“老大难”。
可是来到我市规模最大的农村新社区——九峰山社区,却是另一番景象。
九峰山社区坐落在北仑区大碶街道东南,距离北仑城区5公里。其辖区总面积近30平方公里,内有9个行政村、3支驻地部队、133家中小企业,本地居民6650人,外来人口近3600人。
这样一个偏远、复杂的农村社区,如今成了竞相考察学习的对象。魅力就在于信访量一年下降46%,在于9村村民一家亲!这些农村社区普遍存在的“老大难”变成了“闪光点”,“军功章”里,离不开“廉政工作室”的功劳。
2011年3月,市纪委下发了《关于创建宁波市廉政文化“六进”工作示范点和社区廉政文化工作室的通知》,其中提出要在全市创建100个社区廉政文化工作室,主要职责是开展党风廉政宣传教育活动、发挥廉情预警作用等。
可是九峰山社区的“廉政工作室”却大有不同。据北仑区纪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农村社区的特点,他们结合创建社区“廉政工作室”,大胆创新,在九峰山社区试点推出了“大廉政”的概念,即创新管理机制,拓展工作内涵,将其职能扩大为组织指导、宣传教育、监督监测、便民服务等众多项目。
“大廉政”到底怎么在进行操作?又取得了什么样的效果?上周,记者专程走访了九峰山社区。
村务运作的“监督员”
徐师傅家住九峰山社区某村。前年,村里建设公益墓地时,未经徐师傅同意,便将其经营的山杂地推平荒滩,作物也因此遭到了破坏。
徐师傅的“不平”很快被入村走访的“廉政监督员”蒋兴国知晓。第二天,蒋兴国就深入该村,先找到村委,就事情的原委进行了详细的调查了解,得知问题的根源在于双方对历史遗留山杂地的补偿问题意见不一致。接着,蒋兴国又走访了村民,听取村民的意见。最后在尊重历史又结合村民利益的情况下,经过沟通,双方达成协议,由村委会补偿徐师傅1500元。
像蒋兴国这样的“廉政监督员”,在九峰山社区总共有27名。
“综观每年村民的上访信息,不少都集中在村民对村务工作的不满上。于是,加强村务运作监督就成了廉政工作室的一项重要任务。”北仑区纪委相关负责人说,为此,他们依托廉政工作室,创新实施“定人定责定诺”的方式,提升社会监督广度。
首先在各村村民代表中推选了村监委会成员,建立村级村务监督委员会。吸纳区域协商议事会成员、人大代表、党代表等,建立区域化廉政监督队伍,使社区各项工作、决策监督扩大到整个区域代表。
其次是明确监督人员的责任范围,监督员对本片区村务有监督的责任。
第三是推进“承诺履诺践诺”活动,按照“多承实在诺,少许空头愿”的原则进行定责定诺。据统计,社区各党组织共列出承诺事项50项,兑现48项,兑现率达96%。
同时,廉政工作室还指导村监委会进一步加强村三务公开监督检查,确保村务财务党务“三公开”更加到位。
化解纠纷的“老娘舅”
自从有了“廉政工作室”,村民们感受最深的莫过于矛盾纠纷的沟通、化解更加及时了。
村民反映横穿铁道的路被周边企业、商铺占道经营,越来越窄了,每逢上下班高峰,不仅拥堵,为此引发的打架等事件也不少。接到居民反映后,治安巡逻队快速赶到现场处理了治安纠纷;城管每逢上下班高峰,也加强了督导。
某企业的离职职工集体投诉,要求和在职员工一样享受企业被政府征用后的赔偿费。区司法援助中心第一时间出面,从政策、法规上给村民作出了解释,平息了风波。
这一切,得益于“廉政工作室”多部门联手受理、调处纠纷机制。
“农村社区与城市社区不同,民间纠纷比较多,涉及的相关部门也比较多。以往村民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到区里、街道等找相关职能部门。路途远不说,还有很多人不知道该找哪个部门反映。”北仑区纪委相关负责人说,于是结合农村社区实际,在“大廉政”的工作理念下,把纪检、信访、城管、司法、治安等社区维稳工作统一纳入廉政工作室的工作视野,全面负责区域内各类矛盾纠纷的受理、调处和化解应运而生。
不仅如此,廉政工作室还设立了民情意见箱,开辟专门的投诉接待室,开通民生热线,供群众投诉、建议、求助。同时,针对不同类型的矛盾纠纷采取不同的办法化解。如涉及法律事务,交与法律专家指导解决;涉及利益诉求的,及时通报政策,讲究信息透明,耐心做好解释;属于治安纠纷的,由社区片警包干协调;属于家务、邻里纠纷的,交与社区“老娘舅理事会”调解,基本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区域”。截至目前,共化解各类纠纷30余起。
文化生活的“排头兵”
农村社区从地形分布上较城市社区分散,不容易形成天然的凝聚力。那么,如何拉近居住上相对分散的村民?毫无疑问,文体活动是一个有效载体。
“我们在发展文体活动之前曾做过一项调查,9个村1万余口人,只有一支12个人组成的腰鼓队。人少,不成气候,活动也组织不起来。”社区工作人员介绍,助力文体活动于是就成了“廉政工作室”的一项重要任务。
社区借助“廉政工作室”覆盖各村的脉络,首先在村民中发放调查表,征求村民关于文体队伍建设的意愿,不曾想竟有200多人报名。最终结合村民意愿,组建了越剧、太极、合唱、舞龙、小品、舞蹈等8支队伍,并聘请专业老师,定期在社区进行指导和开展活动。
同时,以“我们的节日”为载体,将廉政文化融入于九峰山旅游民俗文化节即梅花节、杨梅节、葡萄节、兰花展等节庆文化活动,以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文艺演出,烘托、渲染廉政文化氛围,展示浓厚的乡土文化韵味和清廉文明的和谐乡风。
现如今,九峰山社区的文体队伍已经相当庞大,仅舞蹈就有10支不同风格的队伍。文体活动也拉近了村民之间的距离,杜家村的胡玲花阿姨笑着对记者说:“文体活动就是最好的融化剂,现如今9个村里,我都有好姐妹呢!”
此外,还积极依托“蒲公英”宣讲团、广播党校、廉政文化墙等平台开展宣传教育,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便民利民的“服务员”
路灯坏了,谁来修?冰箱有问题,怎么办?咨询父母的失业保险,找谁?九峰山社区的居民都知道,找“廉政工作室”。
“农村不如城市那般生活便利,有时家中电器出了点小毛病,着急找不到人来维修。不仅如此,在2009年社区成立之前,村民办理相关事务都得直接到街道去,从最远的里城湾村开车过去,得半个小时。”社区工作人员说,从“廉政工作室”筹划之初,服务功能便被摆在了重要位置。
首先是健全社区便民服务中心,不断拓展服务领域,为区域各类群体提供快捷的一站式社区服务。服务中心目前可以办理失业人员登记证、被征地人员申请就业登记、社会养老保险办理、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办理、流动人口的管理以及社区景点的导游服务等,真正实现了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并每半年进行公共服务群众满意度调查,约束和规范专职工作人员的服务行为。
第二是健全区域“爱心”志愿服务体系,根据不同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实行社区便民服务分类管理机制,提供针对性的优质服务。如关爱特殊人群,将社区公益性服务项目向区域内孤寡、病残、高龄、特困老人等弱势群体倾斜;倡导志愿服务,采取“一对一”或“一对二”的结对方式,定期提供服务;社企联动资贫助困等。
第三是打造了区域便民服务热线,率先尝试引入社会化服务。完全由村民组成的“自家人”服务连锁站,以低偿、无偿、志愿的原则,实施覆盖全社区居民的惠民服务,设立“便民服务热线”,提供上门服务。截至目前,服务站已为社区群众开展服务1000余次。
周到的服务使社区群众对“廉政工作室”的满意率逐年上升,去年底,社区居民的满意率达到了95.6%。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