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关闭注册
【宁波公益网】官方网站已正式安全运行 天!        本站由宁波公益网运营团队、鄞州银行公益基金会、宁波帮办志愿服务站联合主办

宁波公益活动发布(新) 公益百科| 公益影像| 公益研究 宁波公益指南 | 公益学院

如果您有好的建议,欢迎联系我们! 联系站长?点我吧! 微博微信自动排版工具

查看: 8616|回复: 0

[帮办·社区] 小区健身器材 该由谁来“照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3-28 09:43: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小区里的健身器材是市民日常休闲健身的主要工具,器材的维护和安全关系到每一位市民的切身利益。
  可是,记者在近半个月的走访中发现,对于小区健身器材究竟应该由谁负责维修、管理和日常保养,大部分人不太清楚。针对记者提出的“如果健身器材坏了,该向谁反映?”这一问题,市民给出的答案各不相同,有的说找居委会,有的说应该找物业,还有不少市民说应该找体育局、市政府、生产企业等。
  那么,小区健身器材到底应该由谁来“照顾”?

  社区:
  缺少资金有心无力
  如遇损坏及时申报
  遇到健身器材损坏,不少市民的第一反应都是“找社区反映”。社区是否是小区健身器材的负责人?对于居民的“反映”又如何回馈呢?
  根据市民陈女士的来电,记者首先走访了江北一个老小区。仔细查看,小区内大部分的健身器材不是锈迹斑斑,就是处于“伤残”状态。陈女士说她也曾找社区反映过,但一直也没见更换。
  提起这些,该社区相关负责人也很是无奈:“你看看我们小区这些健身器材,最早的是在2000年的时候安装的,前几年体育部门也曾经给我们更换过几件新的,但由于种种原因,现在还是有不少损坏的。居民抱怨,说我们社区不作为,可我们哪来的经费维修更换啊,有些器材一件就要1000多元呢。”
  该负责人告诉记者,遇到这样的情况,如果还在保修期内,他们会直接与生产企业联系;如果过了保修期,就只能向街道申请。缺螺丝少钉的小毛病,一般体育部门都会尽快进行维修;若是完全损坏需要更新的,速度就慢了。
  随后记者随机走访了甬上其他几个老小区,社工的回复基本一致:因没有专项资金,社区无法也不应该成为小区健身器材的“大管家”,遇到有损坏,只能向上级部门申请。
  “有一些声音扰民的,或者损坏严重有安全隐患的,我们能做的就是拆除,以免给居民带来人身伤害。可有些居民还是不理解,我们也很无奈。”
  物业:
  简单维修都在做
  整体更换有不同
  对于小区健身设施的维护,我们身边的小区“管家”———物业又是如何说的呢?
  记者走访发现,老小区和新小区的物业对此做法有所不同。
  “实话实说,平时我们能做的也只是掉漆了、掉螺丝了的小维修,要整体更换,我们无力承担。”某老小区物业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是去年接手的这个老小区,目前物业费收缴率并不高,目前能做的只是保安、保洁等基本工作,实在没有经费去更换健身器材了。
  这样的声音,在甬上老小区物业中并非少数。
  一家物业公司工作人员坦言:“对健身器材的维护,主要就是平时的清洁工作。如果仅仅是更换一个螺帽之类的,在市场上还能买到。但是,如果是器材零部件坏了,我们也没有办法。就这样没人使用、日晒雨淋后,自然老化。这样的恶性循环,是导致小区健身器材被荒废的很大一个原因。”
  在新小区,物业的回复则有所不同。
  根据《全民健身条例》的有关规定,现在的房地产开发商都会为新建的小区配备一定数量的健身器材。对此,不少物业公司负责人都认同后期维护应当由物业来负责。
  “作为物业来说,由开发商建造的这些小区内部设施,我们都应该尽到相应的责任,确保其正常使用。我们有专业的人员经常会去查看,平时少了螺丝什么的都能及时补上。与其等彻底坏了再花大价钱更换,还不如平时多注意维护。把小问题在变成大问题前解决掉,维护成本也低一些。”江东区一小区物业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
  生产企业:
  一年内免费保修
  后期维护有点难
  不少市民也有疑问:既然健身器材有生产厂家,为什么不能像家电企业一样,提供“售后服务”,避免损坏现象发生?
  对此,记者联系上了宁波本土的一家健身器材生产企业的黄经理,他告诉记者:“去年新标准出台之前,市场上健身器材的寿命一般为5年。通常来说,生产企业的做法是第一年内免费保修,之后的几年可以提供维修服务,但对方需要支付相应的维修费用。体育行政部门每年会拨出一定的资金用于健身器材的维护。”
  既然如此,那为什么会出现一些健身器材“缺胳膊断腿”却得不到及时维修的现象?
  对此,业内人士认为市场乱是一大原因。
  “目前宁波市的做法通常是将购买安装的主动权下放到各县(市)区,有的县(市)区可能再将权利下放到镇、村等,购买的主体多,在市场竞争下,涉及到的安装企业也就比较多,有些甚至还是省外的。于是,谈到售后维护就涉及到成本与利润的核算问题。”业内人士给记者打了个比方,如一家宁波市外的企业在象山某街道安装了几套健身路径,因为数量少,每次如果过来维修,算上路费、人工费等,连成本都赚不回来。因此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售后维护滞缓的现象。
  体育部门:
  原则上谁受益谁维护
  正逐步完善维修机制
  小区健身器材到底归谁管?有无相关的文件对此进行界定呢?
  市体育局群体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甬上体育健身器材管理主要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是近年来新建小区内的健身器材,由小区开发商购买安装的,作为小区配套设施整体移交给物业。这些设施在保修期内,由生产企业来进行维修保养;过了保修期后,一般是由物业来接手后续的维修保养工作。
  第二种是老小区,年岁较长且不少没有物业,符合申请要求的,体育局用体彩公益金资助安装。这一类健身器材的保养维护,根据《中国体育彩票全民健身工程管理暂行规定》第三条规定:全民健身工程兴建地的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公园、小区物业管理部门等,是全民健身工程的具体受赠单位,拥有受赠资金或受赠资金购置的体育器材、设施等的产权,负责全民健身工程的建设、使用、维护和管理,保证使用的安全性和公益性。
  也就是说,由体彩出资捐赠的小区健身器材,原则上谁受益、谁管理、谁维护,健身器材配送到哪个社区,就由该街道或社区自己承担管理职责。
  “但目前由于种种原因,造成权责不明晰,给小区健身器材日常的维护带来了难题。”市体育局群体处相关负责人说,应对这样的现状,为了更好地满足市民健身的需求,体育行政部门也想了不少方法,如每年预留一定的经费,用于体育健身设施的维护;老三区体育行政部门还聘请了专职维修人员等。
  市民若发现健身器材严重损坏,可以向社区报损,然后再经由社区、街道、区体育部门层层上报处理。如果健身器材达到报废标准,还可以申请更换。
  不仅如此,目前市体育局正在筹建一个信息平台,将全市体育健身设施的位置、种类等数据信息都采集标注,实现动态监控。据悉,目前数据采集工作已完成约65%,信息平台建立起来后将首先在老三区试点。
  “如此一来,哪里健身器材坏了,我们就能及时发现。”该负责人介绍说,“但是目前全大市有7000多套健身路径,受资金、人员等因素限制,单靠体育部门一家单位,是很难做到及时维护的。这项工作,需要各个部门和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努力。”

  新闻内存
  我市已建成健身路径7379个
  上周,全国群众体育工作会议在宁波召开。从一定意义上讲,这是对阿拉宁波群众体育工作发展的一个肯定。
  近年来,市体育局以满足市民多元化健身需求为目标,不断完善群众身边的组织,建设群众身边的设施,组织群众身边的活动。对市民而言,感受最深的莫过于从2004年开始分步实施的“小康健身工程”。2010年底,全市城乡社区和行政村的体育健身设施实现了全覆盖,成功打造了“15分钟健身圈”。
  截至2012年底,我市已建成社区、村落健身路径7379个,各类球场3646个,全市所有符合安装条件的社区和95%的行政村拥有1个以上全民健身路径(点)。
  同时,为了有效缓解群众健身难的问题,市政府办公厅于2009年年初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的指导意见》,目前中心城区学校体育场馆的开放率已达到96.6%。不仅如此,2012年3月,我市在全省率先开展直属体育场馆定期免费向社会开放。一年来,享受免费开放的市民超过10万余人。
  第三,根据宁波中心城区的实际情况,为进一步改善城区市民健身环境,从2009年开始启动了中心城区“五大体育民生工程”,即蓝天健身中心、体育中心综合健身广场、游泳健身中心的综合球馆、中山广场体育设施改造、市老年体育活动中心二期工程。目前,除体育中心综合健身广场还在建设、老年体育活动中心正在迁建外,其他三大工程均已完工并对外开放。
  第四,充分利用各大传统节日和全民健身月、全民健身日等节假日,举行大规模的群众体育系列活动,营造全民健身氛围。如元旦万人长跑大型群众体育活动,已经成为宁波市民新年的第一件大事。每年举办的各类群众性赛事和活动2000余场,残疾人、少数民族及特殊人群体育活动开展活跃。
  第五,加大了各级体育组织和体育骨干队伍建设。目前各级各类社会体育指导员达到18831人,全大市体育人口已达到37%,国民体质合格率达到90.7%。(董小芳 归去)

  相关延伸
  器材种类能否更丰富?
  上周,在本版刊登的《小区健身器材缘何“由热变冷”》一文中,提出了市民期盼健身器材的种类能够再丰富一点。对此,市体育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我市健身路径所选择的这些器材,主要从两方面进行考虑:
  首先就是安全。小区健身器材本就是放置在公共场所,方便市民锻炼时使用。因此,考虑到老中青不同的人群,尤其是老年人使用较多,器材锻炼的强度就不能太大。
  其次在安全的前提下,还要达到健身的目的。于是在器材的配置上充分考虑了手臂、腰、脚、腿等各个部位的锻炼。
  “至于市民提出的专门针对小孩子的器材,目前很少设置,主要还是考虑到安全性的问题。而且安装儿童设施,可能带来较大的噪音,也要考虑周边居民的感受。”工作人员说,当然,丰富健身器材的种类,满足市民的健身需求,也是提高社区建设的重要方面。目前能做到的,就是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结合市民意见进行适当调整。“如有的社区居民提出喜欢漫步机,我们就和其他置换一下,放置两台漫步机;有的居民喜欢牵引器,我们也可以进行调整。”          (董小芳)
  使用中应避免“人为破坏”
  健身器材“受伤”,也有不少人为因素。
  记者注意到,为了避免不规范或破坏性使用健身器材,减少健身器材的磨损和损坏,大多数健身器材都对使用方法进行了明确标示,包括健身器材的名字、锻炼部位、使用方法、人数限制、适用年龄等,这些措施起到了很好的使用和保护效果。
  但现实中却有些不尽如人意。一家健身器材企业的工作人员表示,在他们维修过程中发现,不少器材受损,都是由于居民使用不当造成的。
  市民刘女士拨打帮办热线说:“我亲眼看到一些顽皮孩子,使劲掰扯器材,而旁边的家长也丝毫不在意。有些人不会使用,也不看说明,自己想怎么玩就怎么玩。看得人真是心疼。”
  记者在走访中就曾发现,有些孩子把健身器材当成了玩具,在使用漫步机时,把踏板的幅度调得特别大,甚至用手来转踏板,无意中就对器材造成了损坏。
  小区健身器材的直接受益者就是小区居民,因此希望居民在使用健身器材的同时,一定要爱护它,按照使用说明来操作,因为一旦健身器材被损坏,也是在损害自己的利益。
  如果遇到器材毁坏,应立即停止使用以免出现意外,并立即上报物业或是居委会等单位进行维修或更换。
  社会各方共同维护公用设施,才是解决小区健身器材“劳损”的根本方法。    (董小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关闭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   联系我们  |   手机版  |   无图版  |  返回顶部
版权所有:宁波公益网 系统支持:DZX3.4   志愿者咨询/联系:QQ:641061882   捐赠QQ:641061882    志愿者QQ群:暂停加入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仅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宁波公益网立场 本站禁止色情,政治,反动等国家法律不允许的内容,注意自我保护,谨防上当受骗!本站运行在腾讯云

信息产业部备案: 浙ICP备12029035号-3/浙ICP备12029035号-4 Powered by 宁波公益网 Copyright© 2011-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