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存在幼儿园“小学化”的现象?不少人认为,压力是一级一级传导的,由社会传给父母,父母传给孩子,中学生传给小学生,小学生传给幼儿园孩子。尤其是中高考升学压力的存在,让许多家长不敢有丝毫松懈,如果让孩子输在幼儿园这条起跑线上,那就有可能步步皆输。
在我们的家长群里,家长们近日也在热议这个话题。
家住云石小区的闫先生,女儿今年4岁,当别人问起女儿在哪所幼儿园就读时,闫先生总是很骄傲地回答:在一家双语教学的幼儿园,而且幼儿园还举办了很多兴趣班。就在今年上半年,闫先生还给女儿报了英语兴趣班。
那么,对有关部门禁止幼儿园“小学化”的问题,闫先生表示,“我也知道小孩子在幼儿园应该以玩为主,但是提前让孩子学点英语,培养她对英语的兴趣,到上小学时容易跟上课程。”说到此,闫先生还列举了哥哥的例子。哥哥是一名教师,对儿子打小的教育方式就是“宽松型”的,从来没报过兴趣班,但现在孩子上初中了,学习有点吃力。这件事对闫先生触动很大,他更不敢放松对女儿的“教育”了。
对此,家长王先生持反对意见。他认为,孩子的成长是一个静心等花开的过程,需要给他们无限的耐心和成长空间。孩子在四五岁到七八岁这个年龄段,身体和心智发育都非常迅速。四岁多,让孩子数数或背乘法口诀,孩子会感觉很难,不理解,但当孩子到六七岁时,就能很容易理解并背诵、使用了。
王先生的女儿今年上小学三年级。幼儿园时,在王先生的坚持下,孩子没有学习拼音、写字、珠心算。“现在孩子在学校各方面表现都很好,丝毫看不出比那些上过衔接班的孩子差。”
幼儿园阶段“小学化”会有什么样的危害?
家长陈女士有个很深的感受,幼儿园的孩子生理处在继续生长发育中,大小肌肉群发育尚不平衡,如果让他们像小学生一样书写,损害身体健康是一方面,还可能导致字形不正确,更重要的是,一旦定型,以后很难再纠正过来。
业内人士认为,教育孩子,应犹如知时节的好雨,针对孩子不同年龄阶段身心发展的不同特点进行教育,使孩子更加健康成长。
幼儿园是良好生活学习习惯的形成关键期,作为家长,更应关注的是孩子的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让他们在“玩耍”这种隐形教育方式中认识世界,保持着良好的好奇心和想像力,不断发展自己的运动能力、社会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意志力、创造力和想像力。“小学化”认知的发展,可能是牺牲其他多方面能力发展为代价的。
曾担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领导下的国际教育局局长皮亚杰先生把儿童认知发展分为几个阶段,其中,儿童从2~7岁,处于前运演阶段。皮亚杰认为,在这个阶段,儿童还不能形成正确的概念,他们的判断受直觉思维支配,所以他们需要用游戏的方式来学习,需要更多的动手操作和体验。
“小学化”的教学方式,很明显是违背这种认知发展规律的,必然影响孩子将来学习能力的形成和综合素养的发展。家长应该做的是:让孩子做力所能及、喜欢做的、有益于长远发展的事情,不要急功近利地追求超前。 (金晓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