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关闭注册
【宁波公益网】官方网站已正式安全运行 天!        本站由宁波公益网运营团队、鄞州银行公益基金会、宁波帮办志愿服务站联合主办

宁波公益活动发布(新) 公益百科| 公益影像| 公益研究 宁波公益指南 | 公益学院

如果您有好的建议,欢迎联系我们! 联系站长?点我吧! 微博微信自动排版工具

查看: 4053|回复: 0

[身边好人] “当代雷锋”孙茂芳故乡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3-21 21:18: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宁波公益网讯:

      人物名片:

  孙茂芳,北京军区总医院原副政委,一等功臣,人称“京城活雷锋”。他五十年如一日,学雷锋,做好事,用自己的行动印证了一位军人的情怀与操守,诠释了一名**员的精神世界。2011年,获得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2013年9月26日,被评为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全国助人为乐模范;2014年3月2日,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当代雷锋”称号,成为继郭明义、庄仕华之后全国第三位获此殊荣的道德楷模。

  3月17日,孙茂芳载誉返乡。在随后的4天时间里,孙茂芳先后走进机关、走进农村、走进学校、走进企业、走进家庭,向社会各界传递“雷锋精神”,播撒精神文明的种子,在全县吹起了一股“学雷锋、做好事”的春风。

  探望“最美宁波人”徐祥青家属

  “大徐村民好儿子”、“最美宁波人”徐祥青,29年如一日默默照顾村里百余位老人的先进事迹感动了社会各界,也感动了孙茂芳这位远在千里之外的“当代雷锋”。3月17日,刚到象山第一天,孙茂芳就拎着水果、牛奶等慰问品来到大徐村徐祥青的家里,看望徐祥青的家属并与他们促膝交谈。

  “身体好不好?”、“生活上有没有什么困难?”、“孩子在哪里上学,成绩如何?”……孙茂芳就像一位家人一样对徐祥青家属嘘寒问暖。他为徐祥青的父亲徐振伦老人检查腿病,叮嘱老人要好好保重身体;他拉着徐祥青儿子徐嘉峰的手,嘱咐他替父亲照顾好长辈,把父亲的精神传承下去。

  孙茂芳说:“祥青29年敬老爱老的事迹平实、平常、平凡,但细微之处无不体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核心价值观,他是当之无愧的‘当代雷锋’。虽然斯人已逝,但精神长存,值得颂扬,值得广大干部群众学习、实践。”在得知徐家祖孙三代都是村里乐于助人的热心人时,孙茂芳竖起大拇指连连说:“祥青乐于助人的精神值得大家学习,徐家乐于助人的家风更值得大家称赞。”

  随后,孙茂芳一行又来到徐祥青一手置办的“祥青餐厅”。村里的老人在“祥青餐厅”不仅能够按时吃上热乎乎的饭菜,这里也成了老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地方。孙茂芳与30几位老人围桌而坐一起缅怀故人,聊家常、话乡情,并将自己随身携带的名片分发给每一位老人。

  村里的老人告诉孙茂芳,虽然他们的好儿子徐祥青走了,但村里的村民、祥青生前帮助过的“问题少年”,甚至餐厅里的厨师、帮工如今都成了敬老志愿者,纷纷给餐厅送钱、送米、送油,送服务。有着同样照顾老人经历的孙茂芳说,徐祥青爱老、敬老、助老的精神是对当代雷锋精神的最好诠释,值得我们弘扬,他将利用在全国作报告的机会,把“祥青精神”传出象山、传出中国、传向世界。

  为数千党员群众上道德教育课

  “学雷锋的道路没有终点,只要腿还能走,嘴还能讲,学雷锋就一天也不放松。”3月19日上午,座无虚席的天安集团千人职工餐厅内,72岁的孙茂芳话语掷地有声,他50年如一日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先进事迹更是感染了现场每一位职工。近1个小时的报告会,平均五六分钟全场就响起一次掌声。

  一身的戎装、利落的军礼、洪亮的嗓音……3月17日至20日,孙茂芳先后走进西周镇政府、西周小学、天安集团、象山中学、县旅游局、东陈乡政府、塔山讲堂、县教育局等数家单位,开展了一系列宣讲报告活动。

  在东陈乡政府,孙茂芳告诫党员干部“身为**员,就要多动脑子,摆正位子,不迷恋票子,不怕丢面子、教育好孩子,心甘情愿做雷锋式的‘傻子’”;在西周小学,他与全校师生高声诵唱“学习雷锋好榜样”,出任学校校外辅导员,勉励师生们“要做孤寡老人的小棉袄,做残疾人眼中的小拐棍,做病人床边的小护士,做不幸人眼前的小油灯,做青少年成长的小雨滴”;在塔山讲堂,他围绕“三德”(中华民族美德、社会主义公德、共产主义道德)、“四爱”(爱祖国、爱人民、爱学习、爱工作)”,倡导在场的社会各界人士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争当时代先锋,争做“当代雷锋”。

  一个例子就是一个启示,一场报告就是一次鞭策。4天时间9场报告,孙茂芳的先进事迹在全县上下引起了强烈反响。一名县级机关党员干部说:“学习孙老的事迹,就要学习他始终保持**人的政治本色,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坚定理想信念;学习他在新时期传承和弘扬雷锋精神,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高尚道德情操;学习他热忱为他人排忧解难,用真情化解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的崇高精神境界。”天安集团一名员工表示:“孙茂芳老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当代雷锋’精神,这是我听过的最朴实、最平凡,但最励志的故事了。”

  深入基层志愿服务基地传经送宝

  “学雷锋是一项需要千万人薪火相传的事业,我就是要高举雷锋精神的火炬,为培养千千万万雷锋式新人当好传人。”这是孙茂芳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此次返乡,孙茂芳还深入基层志愿服务基地,弘扬“雷锋精神”,为他们传经送宝。

  3月18日上午,孙茂芳来到设于西周镇消防大队的象山户外应急救援队队部,这是目前我县唯一一家民间户外应急救援组织。成立一年多来,该队已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时间达2000小时以上,承担救援保障任务16次,成功解救遇险受困人员20余人。孙茂芳对队员们表示赞许,勉励队员们要继续践行“雷锋精神”,争做为人民服务的宣传队、工作队和救死扶伤的战斗队,并受邀担任他们的名誉顾问。

  3月19日,以孙茂芳名字命名的志愿服务工作室成立,孙茂芳成为工作室的一名志愿者,并为工作室揭牌。在揭牌仪式上,孙茂芳由衷地说道:“象山志愿服务底蕴深厚,在各行各业都活跃着一大批志愿者。今天,以我名字命名的志愿服务工作室能够在家乡成立,我感到非常高兴,我希望广大志愿者能够和我一起,共同让象山志愿服务的洪流涌向全国、涌向世界。”孙茂芳表示,工作室成立后,他将根据工作室的计划安排,每个季度参加我县组织的志愿活动。

  与此同时,孙茂芳还将自己几十年来珍藏的各项荣誉证书、荣誉奖章及个人笔记、书信等物件捐献给县档案局。其中包括“当代雷锋”荣誉证书、全国道德模范荣誉奖章、参加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时使用过的奥运火炬、中央军委原副主席兼国防部长迟浩田上将为他题词的手迹等,共计1000余件。他说:“这些荣誉、奖章不是我一个人的,而是全象山人民的。今天我把自己最珍贵的东西送给家乡,很乐意也很放心,希望这些物件能号召更多的青少年朋友学雷锋做好事。”

  典型事迹

  做孤寡老人的“小棉袄”

  “我就是您的儿子”,这是孙茂芳照顾王炎老人17年常说的一句话。

  “做好事要受得了委屈。”孙茂芳说,他照顾过的最难接近的一位孤寡老人,名叫王炎。老人脾气古怪,对人有戒心,少有好话和笑脸,但孙茂芳始终像儿子对待母亲一样的耐心。

  象山的亲人托人捎来4只螃

  蟹,孙茂芳连忙拎了一只大螃蟹给王老太太尝鲜,老太太眼皮子都不抬一下:“才送我一只,小气!”给老太太洗脚,她并不领情:“这么烫的水,存心想烫死我吗?”老太太双脚在水盆里一蹬,把洗脚水溅了孙茂芳一身。孙茂芳给她打扫卫生、倒屎倒尿、洗脸洗脚、喂水喂饭、买菜买粮,做好事多少年没换来老太太一个“谢”字。相反,老人还动不动

  跟孙茂芳发脾气。但老人临终时立下遗嘱,要把价值上千万的四合院和十几万元存款赠送给孙茂芳。孙茂芳婉言谢绝了,他对老人说:“我有责任照顾您一辈子,无权利要您一根草。”

  一位名叫高志云的老人,儿子去世后孤苦无依。孙茂芳得知后承诺做老人的儿子,每天陪老人看2个小时电视。老人想去看一看天安

  门广场,孙茂芳用轮椅推着老人走了5个多小时帮老人圆了心愿。老人牙口不好,孙茂芳让老伴每天做些软饭软菜送到老人家中,连续送了11年。老人去世后,孙茂芳每年清明节都带着孩子去给老人扫墓,至今已有20多年。

  50年来,孙茂芳先后照顾了29位孤寡老人,并为其中18位养老送终。

  做残疾人的“小拐杖”

  咚、咚、咚,北京弓匠胡同盲人丁翠萍家响起了敲门声。“水电费还没凑齐,再等两天吧。”屋里传出一位妇女的声音。“我是给您发工资的!”孙茂芳走进屋来:“我是解放军,叫孙茂芳。以后,我发了工资,先给您发100元。”这间仅有六七平方米的小屋又黑又闷,坐在床上的丁翠萍半信半疑:“你是解放军,让我摸摸你的红五星。”孙茂芳坐到床边——丁翠萍伸出手:帽徽是圆的,上面凸出红五星。

  这一情景发生在1997年春天,40岁的丁翠萍因病双目失明,丈夫也下了岗,家庭陷入困境,连儿子的学费也交不齐。孙茂芳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主动找上门扶贫帮困。从此,丁家的小屋,有了欢笑声,双目失明的丁翠萍心中亮起了一盏明灯。

  50年来,孙茂芳先后与11位残疾人结为兄妹关系,还建立“学雷锋扶贫帮困连带网”,重点帮助特困户和残疾人。

  做有困难人的“小油灯”

  2001年6月,孙茂芳认识了在总医院住院、生命垂危的13岁女孩卫丽娜。卫丽娜患糖尿病,家庭困难,为了治病家里把能卖的东西全卖了,陪床的父亲晚上在水泥地上打地铺过夜。孙茂芳看了十分心疼,当即拿出300元钱为孩子买药,并从家里煮了鸡蛋送到病房,为孩子的父亲安排住处。这位老农民拉着孙茂芳的手,泪水直往下流。几天后,孙茂芳在中国政法大学作报告时,提起卫丽娜的情况,在座师生当即募捐6000多元钱送到医院。在孙茂芳和学校师生的帮助下,女孩康复出院。

  从1997年开始,孙茂芳带领全家建立了“家庭助困基金”,每月全家拿出250元资助残疾人和特困生。现在,“家庭助困基金”每月已涨到上千元。孙茂芳在家里设立了一张“救急床”,帮助200多名来京看病的外地人解决了燃眉之急。此外,他还热心帮助11位生活困难的残疾人和32名特困学生。至今,孙茂芳用于各种助困的资金已达40多万元。

  做雷锋精神的“小广播”

  “打气,打气,义务打气!”在北京东城区史家七条小学,每周一到五,都会有几名“孙茂芳志愿服务队”的小队员在胡同口,喊着孙茂芳设计的吆喝,为路过的骑车人义务打气。史家七条小学辅导员王晔说,这个小学的义务打气队成立至今已有21年,孙茂芳一直在关注着。

  据统计,退休10余年来,孙茂芳累计行程80余万公里,作报告1200多场,听众达50多万人。孙茂芳总是随身揣着一摞名片,走哪儿发哪儿。名片上除了个人照片,还有电话、网址、邮箱、微博……“雷锋精神为什么不能做广告?”他说:“我一个人学雷锋,仅能发挥一滴水效能,动员全社会学雷锋就能发挥百川归海的作用,使社会风气根本好转。”

  做青少年成长的“小雨滴”

  家住北京门头沟的女生冀莹,16岁时父亲去世,母亲下岗,生活十分困难。她考上北京106中学,每天早上5点起床步行两个小时到市内上学。当孙茂芳得知冀莹的困境后,与冀莹谈心,劝她要坚强,穷不丢人,每月为她出资一二百元,让她住校。冀莹很争气,被评为市优秀团员,以优异成绩高中毕业,学校保送她上名牌大学,她立志去当兵,在部队三年,立功、入党、当班长,把一半津贴捐助困难儿童。退伍后,冀莹还经常给孙茂芳打电话,表示每月要拿出一部分钱捐助困难儿童。

  为了在中小学生中做好宣传,孙茂芳担任了100多所学校的校外辅导员,利用双休日为孩子们讲思想品德课、讲学雷锋做好事的故事,教育孩子们“立德、立志做好人”。

  来源:象山日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关闭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   联系我们  |   手机版  |   无图版  |  返回顶部
版权所有:宁波公益网 系统支持:DZX3.4   志愿者咨询/联系:QQ:641061882   捐赠QQ:641061882    志愿者QQ群:暂停加入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仅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宁波公益网立场 本站禁止色情,政治,反动等国家法律不允许的内容,注意自我保护,谨防上当受骗!本站运行在腾讯云

信息产业部备案: 浙ICP备12029035号-3/浙ICP备12029035号-4 Powered by 宁波公益网 Copyright© 2011-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