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关闭注册
【宁波公益网】官方网站已正式安全运行 天!        本站由宁波公益网运营团队、鄞州银行公益基金会、宁波帮办志愿服务站联合主办

宁波公益活动发布(新) 公益百科| 公益影像| 公益研究 宁波公益指南 | 公益学院

如果您有好的建议,欢迎联系我们! 联系站长?点我吧! 微博微信自动排版工具

查看: 7929|回复: 0

[公益新闻] 宁波关爱暑期来甬与父母团聚外来工子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8-15 21:20: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普天之下,没有哪对父母不希望和孩子共享天伦之乐,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很多外来务工人员只能将思念深埋心底,忍痛将孩子留在老家由年迈的父母抚养。放暑假时,这些留守儿童被父母接到城里成为一只只“小候鸟”,但由于父母工作忙碌,一些“小候鸟”在城里再度留守。针对这种情况,我市各企业、社区(村)、工会、共青团和媒体等举办了形式各异的培训班、夏令营,丰富了今年暑假到我市的数万“小候鸟”的暑期生活,使“小候鸟”有了“领航雁”。如今,“小候鸟”已开始陆续返回家乡,很多孩子依依不舍,和父母相约,明年暑假再来宁波。
  几十家企业办班,有的还提供子女房
  7月初,10岁的方光宗从江西省万年县来到位于象山县丹东街道的宁波兄弟服饰公司,与在该公司打工的父母团聚。到象山的第二天,他就进了兄弟服饰公司开办的暑期班,和4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小候鸟”一起读书、做游戏。
  小光宗的父亲方华生说:“厂里开办免费暑期班,使暑假来探亲的职工子女很开心,孩子回到老家后,对亲朋好友一说自己在宁波的幸福生活,我们职工也有面子!”
  宁波兄弟服饰公司是丹东街道最大的针织企业,有员工800多人,多数来自西部省份。每年暑假,有很多职工将孩子从老家接来团聚。但职工白天要上班,只能让孩子独自留在出租房里,职工上班也忧心忡忡。
  针对这种情况,今年暑期,公司给职工活动中心添置了空调、音响等设备,聘请了两名教师,办起了暑期班,员工子女都可以免费进入班里,今年,班里就招了30多名职工子女。
  今年暑假,在我市,像兄弟服饰公司这样自办“候鸟班”的企业有几十家。
  位于余姚市的金马公司今年为62名公司外来员工子女办起了“暑假乐园”,聘请了3名大学生为他们提供学习和生活辅导,还安排了专门的炊事员负责他们的午餐、晚餐和茶水供应。
  位于鄞州区塘溪镇的鄞州亚大汽车管件有限公司不仅自办40人的“小候鸟班”,还为“小候鸟”准备了住房,供“小候鸟”和他们的父母居住。子女房房间虽然不大,但电风扇、电视机等电器一应俱全。每到周日,公司还会派车送“小候鸟”和父母去大超市购物和游玩。
  上万志愿者到社区为“小候鸟”服务
  江北区甬江街道梅堰社区是一个外来人口集中居住的社区,租住着来自全国各地的外来务工人员近2000名。社区里本来就有120名外来孩子在宁波读书,暑假,又有50名“小候鸟”从全国各地来社区和父母团聚。原来就在宁波读书的孩子,还可以三五成群,一起在家温习功课,而“小候鸟”们来到社区后人生地不熟,一般只能呆在出租房里看电视,有的由于条件有限,连电视也看不上,有的还和父母一起去摆小摊。
  梅堰社区替外来务工人员着想,今年暑假办起了“放心班”,宁波大学的大学生、社区志愿者和社区工作者等30余人在“放心班”支教,班级里既有课业辅导,又有音乐、体育、美术等多方面的素质培训,其间还穿插有趣味英语、电影展播等内容,让包括50名“小候鸟”在内的97名外来孩子在班里度过一个快乐的暑假。
  今年有上百个社区像梅堰社区一样,办起了专门为外来孩子服务的暑期班。
  社区办起的暑期班,由于没有像企业办班那样有资金支持,一般都是由志愿者辅导孩子,志愿者有退休教师、大学生、共青团员等。
  在慈溪市宗汉街道,马冠群等十多位退休教师在暑假期间,天天给外来孩子辅导功课。
  在奉化岳林街道舒前村,团支部书记舒挺辉组织青年团员,轮流给村里办的“候鸟班”上课。
  据市外来务工办统计,今年暑假,有上万名志愿者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服务。
  企业出资、社区办班模式初见成效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虽然今年我市很多“小候鸟”在父母工作的单位或租住的社区(村)上了暑期班,但仍有一部分“小候鸟”由于父母单位和租住社区没有开办暑假班,只能呆在闷热的出租房里玩耍,度过一个单调的暑假。
  究其原因有两种,一是并不是我市所有的企业都具备办班的条件,有的是因为企业员工少,每年飞来的“小候鸟”也就十多个,办一个班浪费资源,有的是因为企业生产具有特殊性,不能在厂区办班。二是虽然我市的社区(村)基本上有办班的场地,但办班师资费、水电费加起来也是一个不菲的数目,而社区又没有这笔专项经费,经济条件好的社区可以从别的地方匀一点经费来办班,经济条件差的社区只好选择不办班。
  北仑横杨社区的干部就曾为办班经费纠结过。横杨社区是一个工业社区,现有企业近300家,员工4万多名,且80%以上为外来务工人员,每年暑假都有大量的“小候鸟”来到社区,但辖区内的绝大多数企业没有场地且内部事务忙,没有精力自己办班,社区有场地想办班,又没有经费。
  今年7月初,社区党总支书记、主任郁亚萍带着试试看的想法,和辖区内的一些骨干企业老总商议联合办班——企业出钱,社区出场地。没想到这一建议立即得到了老总们的支持,今年暑假,辖区内的宁波大港意宁液压有限公司率先拿出1万元资助社区办班,辖区内的胜克换向器等10家企业也积极响应,表示明年可以赞助经费。
  郁亚萍说,有了企业的支持,社区办班底气足了,条件也好多了。今年,社区专门腾出市民学校作为教室,并配备了空调、饮水机等硬件设施,邀请辖区内的志愿者给外来孩子上课,有80多名“小候鸟”在这里度过了一个快乐的暑假。下一步,社区准备和辖区企业成立一个“小候鸟暑期基金”,以后年年办“候鸟班”,让职工趁暑假将远在家乡的孩子接来享受天伦之乐。
  大学生村官牵头牵出一片新天地
  7月12日,在北仑区小港街道朱田村阳光课堂,4名来自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的大学生志愿者给村里的40余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上绘画课。
  这个暑假,他们将和其他志愿者一起给小港街道上千名以外来工子女为主的学生上绘画、跳舞、剪纸、书法等课程。
  北仑区小港街道外来人口众多,今年暑假,街道14个外来务工人员居住集中的社区(村)的大学生村官们,组建了14个主要针对外来孩子的阳光课堂,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
  为了能让阳光课堂越办越好,小港街道每月还召开大学生村官联席会议,总结和汇报各个阳光课堂的发展情况,解决阳光课堂发展中遇到的难题。
  大学生村官为了保证阳光课堂的师资水准,成立了专门的“讲师”储备库,里面既有小港街道关工委“五老”骨干、青年志愿者,还有高校志愿者。
  大学生村官还将课堂搬到了大自然,带孩子们去雅戈尔动物园等地旅游。7月下旬,北仑小港街道竺山社区阳光课堂组织本地孩子和外来孩子一起参观了宁波大学,对孩子们进行了励志教育。
  小港街道由大学生村官组建阳光课堂这种模式早在去年暑假已经形成。目前,小港街道已经建立起大学生村官负责、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外来孩子阳光课堂的长效管理机制,有了这个机制,不仅暑假来的“小候鸟”过上了快乐的暑期生活,而且在当地上学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暑期以外的节假日,也能到阳光课堂上课。
  期待建立关爱“小候鸟”长效机制
  除了企业、社区、社区联合企业和大学生村官办班这几种模式外,今年暑假,我市的一些工会也组织了针对“小候鸟”的活动。7月19日,江北区甬江街道总工会在广天赛克思液压有限公司开展一个月的“小候鸟”夏令营活动,除了学习外,还设有花式篮球、足球等体育游戏;7月26日,江北区洪塘街道总工会组织20名“小候鸟”到宁波市青少年绿色学校去玩陶艺。
  媒体也在行动,宁波日报会同市慈善总会开展了“送200只大礼包给‘小候鸟’”的活动,还和市文明办、市慈善总会发出了“共筑留守儿童幸福童年”为主题的关爱“小候鸟”倡议书;宁波电视台和帅康集团联合主办了千名“小候鸟”暑期红色之旅活动;宁波晚报和商家一起推出了“小候鸟”免费学游泳活动……
  可以说,今年暑假,数以万计的“小候鸟”在我市度过了一个快乐的暑假,我们在欣喜的同时也发现,还有一些“小候鸟”没有机会参与到各种活动中去。
  如何让所有的“小候鸟”一踏上宁波这片土地,就受到热情的接待,就找到“领航雁”,这就需要一个部门牵头,建立关爱“小候鸟”的常态机制,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解决所有外来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使他们安心工作。
  宁波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副主任魏百军说,每一个孩子的成长,牵系着一个家庭的幸福和几代人的期望。外来务工人员在为城市的建设付出汗水和智慧的同时,也期待着自己的孩子能接受良好的教育并且茁壮成长。一个文明的城市,应该能够很好地将这些外来公民成长和发展的愿望纳入到自己的发展轨迹之中。
  我们期待着各方能积极探索,尽快建立起关爱“小候鸟”的长效机制,使“小候鸟”每年暑假都愿意开心地来宁波做客。
  宁波日报记者 杨静雅

该贴已经同步到 猴子的微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关闭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   联系我们  |   手机版  |   无图版  |  返回顶部
版权所有:宁波公益网 系统支持:DZX3.4   志愿者咨询/联系:QQ:641061882   捐赠QQ:641061882    志愿者QQ群:暂停加入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仅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宁波公益网立场 本站禁止色情,政治,反动等国家法律不允许的内容,注意自我保护,谨防上当受骗!本站运行在腾讯云

信息产业部备案: 浙ICP备12029035号-3/浙ICP备12029035号-4 Powered by 宁波公益网 Copyright© 2011-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