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关闭注册
【宁波公益网】官方网站已正式安全运行 天!        本站由宁波公益网运营团队、鄞州银行公益基金会、宁波帮办志愿服务站联合主办

宁波公益活动发布(新) 公益百科| 公益影像| 公益研究 宁波公益指南 | 公益学院

如果您有好的建议,欢迎联系我们! 联系站长?点我吧! 微博微信自动排版工具

查看: 10803|回复: 0

[经验杂谈] 我国公募基金会的10个误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9-26 20:24: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 公益时报


  ■ 崔子研


  我国公募基金会已近一千家,还呈迅速发展趋势。公募基金会由于历史原因,很多都有一定的政府背景,从建立之初就有政府资源和公开劝募两大优势。但当非公募基金会以及草根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后,公募基金会一支独秀的局面被彻底打破。社会资源被分解,项目优势在弱化,同业竞争在加剧,生存和发展危机在显现。


  尽管5·12地震为公募基金会带来了暂时的辉煌,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赞誉,但沉寂之后,各公募基金会又面临着艰苦的跋涉。除却政策环境、社会支撑等客观原因,一些公募基金会的认识和做法也存在一些问题。暂称之为误区。


  1.数字迷恋


  指定的和相关的媒体,每年都在公布基金会的年度报告,发布者和阅读者大体都陷在了数字之中,最明显的也是大家最敏感的就是各基金会筹资和支出数字。


  以数字体现规模和成就,既成为了社会导向,也成为了公信标志,各基金会只有在数字上大做文章,钱物累算,增大流水,装点账面,以求领先。经典项目少有涉及,社会作用难得显示。前一时期福布斯慈善基金会排行榜出笼,数字指标恐怕也是起着重要作用。


  尽管数字说明一些问题,但数字不是唯一目的。每个公募基金会都是有设定宗旨的,首要的指标应该是围绕宗旨而开展工作的质量,社会示范影响和社会倡导作用可能更为重要。但现实中很少有基金会将这些作为第一追求目标和公告内容。


  2.趋热附声


  社会热点问题容易引起社会重视,也容易让基金会迅速获得声名。但如果偏离了宗旨,一味追寻热点、强发声音,倒有牵强之嫌、求名之感。


  资助建校有人积极,就个个建校;资助灾区有人响应,就个个立项。一窝蜂似的挤在狭窄领域,未必科学和符合社会多元诉求。正如艾滋病是社会普遍重视的问题,但并不是需要每个基金会都要在此立项,因为艾滋病问题往往不只是钱的问题;农民工问题同样很大,但也不需要各个基金会都去伸手。


  没有形成社会热点的问题,比如农民社保问题、痴呆弱智人群救助、濒危物种保护等,就较少引起公募基金会的关注,这就和公益理念是相背离了。


  3.包打天下


  现在各个基金会都有很多公益项目,有教育的、环保的、医学的、体育的、科技的、文化的等等,还在推陈出新。尤其是基金会直接操作运行项目居多,既不发包给专业组织,又不发挥草根组织作用。个个成了全能选手,家家成了项目大户。


  按照自己的意志而不是事物自身的规律实施,既保证不了高质量的实施成果,又形不成拳头项目。在扩大了社会选择同时,也造成了人们的无所适从,给人以眼花缭乱之感。


  基金会项目的增多并没有带来效果的扩大,都在初级、低层振荡,没有几个基金会打造出类似希望工程的响亮品牌,难以突出自身特色。


  4.重事轻研


  到现在为止,大部分公募基金会最为忙乱的就是设立项目、筹钱花钱,没有项目着死急,筹不来钱死着急,花不好钱着急死,总之围着钱在转。


  搞研究的没在基金会,在基金会的不搞研究。许多基金会的政策研究、宗旨研究、项目研究、筹资研究、实施研究、评估研究、公信研究、能力研究、危机研究等等,一直落在实践之后。


  有的基金会不设研究团队,不培养研究人才,不开辟研究课题,不总结研究经验,全面陷入事务当中,实践和理论的巨大脱节,给基金会的发展带来后患。


  5.用人无择


  公益事业是一门专业,也越来越会成为一门学问。


  但现在从事基金会工作的人大体上是,机关出来的、企事业单位调入的、毕业学生分进的、社会招聘的。但严重缺少专业出身的、自身计划培养的、有过公益从业实践的。


  最为关键的是绝大多数人进入基金会,只是作为工作变换甚至是休闲养老,而不是事业选择。没有事业选择的主观自觉性,就不会有工作的主观能动性。只是一份工作,而不是追求的一项事业,其结果可想而知。


  6.官本作祟


  脱胎于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官本位社会的公募基金会,在现实中还难以实现向现代意义上的基金会的根本转变。


  由于基金会的双重管理体制原因,造成对主管单位的行政依赖。尤其是有的基金会领导人的职级任用掌握在主管单位手中,而不是现代基金会治理意义上的理事会,造成领导人自身利益和事业需要的冲突,很难避免唯上不唯实、唯官不唯事现象的发生。


  由于基金会和各行各业有很多还没有脱离官本位的行政管理体制,使公益太多粘有官本色彩,首长出席、领导讲话、级别对应、衙门气派、行政命令、溜须拍马、家长作风、患得患失等等官本弊端都裹挟在公益之中,严重影响基金会的民本化、社会化、民主化、科学化、国际化。


  7.福利障碍


  公益组织不一定必须是“清水衙门”,它既不是穷人的会所,也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理想主义人群,更不是新的弱势群体。


  公益工作是以从业性质标定的,而不是用收入多少区划的。尽管人们对公益事业认识不够充分,好像从事公益的人不该拿太高的工资,这是社会的误解。


  基金会只有在为社会创造和谐的同时创造自身的和谐,才能促进和谐的良性循环。发展公益事业就必须吸纳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没有一个对从业人员福利待遇的正确认识,只强调奉献牺牲,这是空洞的、不现实的,也不会有长久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也就不能产生稳定敬业、创造发展的公益事业人才队伍,也不会有基金会的长足发展。


  8.事件恐惧


  公益事业就是一项社会事业,没有高于政府与市场。做好基金会上不了天堂,做不好也不是什么特殊的地狱。基金会所做的每一件事是再正常不过的一件社会工作,没人把他特殊到无尘圣事,无错之事,做这项事的人也没人要求他是超人圣人。


  任何一件事,任何一个人都可能有错,公益事业绝不例外。只是由于人们无限拔高地把公益事业和理想当中的圣洁连在了一起,致使公益事业怕错到了神经质的程度。尤其对于目前的公募基金会,信誉就是资源,资源就是金钱,金钱就是生存,生存才能发展。


  说到底,事件的恐惧不一定是敬业的体现,而更多的是自身的危机感使然。只见基金会在事件面前的解释推诿,不见真诚的总结和改进。这种恐惧的结果,不是改革了,而是保守了,不是进步了,而是畏葸了。


  9.谈利色变


  由于国情和认识所限,人们对基金会营利还不够认同。基金会为适应人们心理,为求得形象的光辉,也都耻于说利,甚至到了谈利色变的程度。


  企业附捐怕被骗,联合营利怕损誉,项目赚钱怕人查,活动收费怕裹乱,投资增值怕风险,筹资成本怕体现,如此等等,只剩下静等捐款了。殊不知非营利组织发达的欧美等国家都通过政策保障,合法手段,支持非营利组织通过营利手段,实现非营利事业的再发展,没有一家只靠捐款的,有的捐款所占比例可谓微不足道。


  除了这些国家非营利事业立法和有关制度较为完善外,非营利组织自身创造性发展至为重要。我们的公募基金会必须把着力点从“募”转向“营”,才能开辟出一个新天地。


  10.自我蒙蔽


  基金会的作用大小是社会反馈的,是靠第三方验证的。但纵观各基金会简介、报告,到处不是第一就是首创,自夸宣传满目皆是,况且套路老套,以国家领导人的评价为指标,以作用夸大为能事,以回避问题、避实就虚为手段,以自定公信为尺度,以个别受益人说法为依据,以明星名人参与为衬托,以影响视听自我膨胀为目的,在没进步、没创新中蒙蔽社会和自我蒙蔽。只有发现自身丑陋,才能选择美好的参照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关闭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   联系我们  |   手机版  |   无图版  |  返回顶部
版权所有:宁波公益网 系统支持:DZX3.4   志愿者咨询/联系:QQ:641061882   捐赠QQ:641061882    志愿者QQ群:暂停加入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仅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宁波公益网立场 本站禁止色情,政治,反动等国家法律不允许的内容,注意自我保护,谨防上当受骗!本站运行在腾讯云

信息产业部备案: 浙ICP备12029035号-3/浙ICP备12029035号-4 Powered by 宁波公益网 Copyright© 2011-2025